4月18日清晨,巴黎公寓的门铃突然响起。方青云打开门,发现邮差正举著一封来自伯尔尼的外交邮袋,他签收时注意到邮袋封口处盖著特殊的蓝色印章。
“国內回信了!“方青云快步走进客厅,用裁纸刀小心翼翼地拆开封口。陈志明和林秀兰闻声围拢过来,三人的目光同时聚焦在那张薄薄的电报纸上。
电报內容简明扼要:
【同意出版计划 注意內容审核
批准美食节方案 经费自筹
厨师组三人已出发 含川粤鲁淮扬四系
建议署名用笔名】
林秀兰轻轻吹了声口哨:“自筹经费...部里这是要考验我们的经营能力啊。“
“已经很好了。“方青云將电报焚毁,灰烬撒进马桶冲走,“至少厨师问题解决了。陈志明,你今天就去找出版商。“
陈志明推了推眼镜:“我认识伽利玛出版社的一位编辑,他父亲是左翼议员。“他从书柜取出一本《存在与虚无》,“用这本书作敲门砖应该不错。“
当天下午,陈志明带著书稿样本前往塞纳河左岸。方青云则留在公寓,开始最后的修订工作。
“这段关於f国殖民歷史的描述需要软化。“他用红笔圈出几行文字,“特別是阿尔及利亚部分,现在提太敏感。“
林秀兰递过一杯咖啡:“雷米教授推荐了位汉学家,愿意帮我们做文字润色。“她指著书稿中关於启蒙运动的一章,“这里可以增加些中法文化对比,f国人最爱看这个。“
傍晚时分,陈志明兴冲冲地回来:“谈成了!伽利玛同意首印八千册,版税15%。“他脱下沾著雨水的风衣,“更妙的是,那位编辑的父亲愿意帮我们爭取文化部的出版补贴。“
方青云立即摊开合同细读:“署名用'东方红'这个笔名,正好呼应我们在f国的行动。“他指著版税条款,“首笔预付款下周就能到帐,足够我们启动美食节了。“
接下来的日子,三人分工明確。林秀兰负责设计请柬和宣传册,她巧妙地融入了中国传统纹样与f国艺术风格:
“看,我把敦煌飞天和巴黎圣母院的石像鬼设计在了一起,居然很和谐。“
陈志明则奔波於各个行政部门,办理活动许可。凭藉流利的法语和索邦大学教授的推荐信,他仅用三天就搞定了所有手续:
“最麻烦的是酒类许可证,幸好雷米教授认识餐饮协会的人。“
方青云专注於嘉宾名单。他特意加入几位美食评论家和《费加罗报》生活版的记者:
“这位米歇尔主编的专栏能影响整个巴黎的餐饮风向,必须拿下。“
5月2日,厨师组抵达巴黎。为首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师傅,一进门就检查厨房设备:
“这灶台火候不够,真正做的时候得重新搭个灶台。“他浓重的四川口音让方青云倍感亲切,“宴请外宾的菜单,我都能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