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时,方青云已经穿戴整齐。他站在穿衣镜前,最后一次检查自己的著装——深灰色中山装,每一颗纽扣都系得一丝不苟,领口別著一枚小小的国徽胸针。今天,他將以秘书身份陪同黄大使前往爱丽舍宫递交国书,这是外交生涯中难得的荣耀时刻。
“方组长,车准备好了。“韩勇在门外轻声提醒。
方青云深吸一口气,拿起公文包走出房间。走廊里,使馆工作人员早已各就各位,见到他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林秀兰正帮著整理黄大使的文件,见他过来,悄悄比了个加油的手势。
“紧张吗?“下楼时,陈志明跟上来小声问道。
方青云摇摇头,嘴角却绷得紧紧的:“就是怕出什么紕漏。“
“放心,“陈志明推了推眼镜,“流程我们都排练三遍了。“
爱丽舍宫的金色大门在晨光中熠熠生辉。f国礼宾司长早已在台阶前等候,见中国车队驶来,立即示意军乐队准备。
“记住,“下车前黄大使低声叮嘱,“递交国书时你站在我左后方两步距离,拍照环节再上前。“
方青云郑重点头,手心却不自觉地沁出汗水。
仪式开始得庄重而简洁。在f国军乐队奏响两国国歌时,方青云注视著五星红旗与三色旗並肩飘扬,胸腔里涌动著难以言喻的情感。当黄大使双手捧著装有国书的紫檀木匣,缓步走向戴乐高首领时,整个大厅鸦雀无声。
“总统先生,我荣幸地向您递交华夏的国书...“黄大使的声音沉稳有力,在穹顶下迴荡。
方青云站在指定位置,目光扫过大厅——鎏金的壁饰、猩红的地毯、肃立的卫兵,还有戴乐高首领专注的神情。这一刻,他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正站在歷史的节点上。
仪式结束后的小型酒会上,方青云敏锐地注意到角落里有位华人面孔的记者正拼命踮脚拍照。他认出这是《欧洲时报》的王记者,曾多次客观报导中国新闻。
“王先生,“方青云端著香檳走过去,“需要更好的拍摄角度吗?“
王记者眼睛一亮:“方秘书!能否安排我拍几张黄大使与戴乐高首领的单独合影?这对海外华人意义重大。“
方青云略一思索,趁f国外交部长与黄大使交谈时,自然地引荐了王记者。十分钟后,王记者心满意足地收起了相机,对方青云悄声道:“明天头版,保证让所有欧洲华人都看到这歷史性时刻。“
回到使馆已近黄昏。方青云独自坐在办公室里,將王记者给的十几张照片铺在桌上仔细挑选——黄大使递交国书的庄严瞬间、两国国旗並列的特写、戴乐高首领翻阅国书的专注神情...每一张都记录著这个歷史性的日子。
他抽出一张最满意的:黄大使正將国书递交给戴乐高首领,自己作为秘书站在侧后方,表情肃穆而自豪。照片角落还能看到爱丽舍宫精美的穹顶和两侧笔挺站立的卫兵。
方青云从抽屉取出信纸,钢笔在纸上顿了顿,墨跡渐渐晕开:
“父亲、母亲:
今日隨黄大使向f国首领递交国书,儿正式就任一等秘书。附上照片数张,以慰二老思念。
巴黎天气渐暖,使馆院中月季盛开,恍如故乡春色。儿一切安好,饮食起居皆有规律,望勿掛念。
新职责任重大,儿定当谨记父亲教诲,恪尽职守,不负国家重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