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二老身体康健。“
信末,他郑重地签下“儿青云敬上“和日期,然后將信纸轻轻折好。墨跡未乾,他小心地用吸墨纸压了压,这才將信和照片一起装入信封。
“秀兰,你过目一下。“方青云敲开了林秀兰的办公室门,“这是要寄回家的信。“
林秀兰接过信封,仔细检查了信件內容,取出一个专用邮袋,“我会让机要室今天就用外交邮袋寄出,估计两周后就能到昆明。“
“多谢。“方青云鬆了口气,“对了,明天的晚宴准备得如何了?“
“正要去厨房看看。“林秀兰站起身,“一起?“
两人穿过迴廊,远远就听到厨房里传来锅铲碰撞的声响。推开门,热气扑面而来,大师傅正指挥著几个徒弟在准备明天的食材。
“方秘书!“大师傅抹了把汗,“您来得正好,尝尝这个新调製的酱汁。“
方青云接过小碟,蘸了点酱汁品尝:“嗯,酸甜適中,还带点微辣,f国人肯定喜欢。“
“这是按您说的,在醋汁基础上加了点辣椒和香草。“大师傅得意地说,“明天的主菜都试做了一遍,东坡肉用本地红酒代替黄酒,味道意外地好。“
林秀兰翻看著菜单:“冷盘准备好了吗?“
“都备齐了。“大师傅领著他们走到冷藏室,“四荤四素,雕都按您要求的,用f国常见蔬菜雕成中国结的样式。“
方青云满意地点头:“餐具呢?“
“全部检查过三遍。“林秀兰回答,“洪门送来的那批景德镇瓷器昨天刚到,已经按座位摆放好了。“
他们又检查了宴会厅的布置。红色丝绸桌布上,青瓷餐具在灯光下泛著温润的光泽。每个座位前都摆放著中法双语菜单,封面是烫金的故宫角楼图案。
“音响设备调试好了吗?“方青云问正在调试留声机的陈志明。
“没问题。“陈志明推了推眼镜,“除了《梁山伯与祝英台》,我还准备了几首f国民歌的唱片,以备不时之需。“
天色渐暗,使馆里的准备工作仍在继续。方青云站在二楼窗前,望著院子里正在调试的彩灯。明天,这里將迎来中f建交后第一个重要外交晚宴,而他已经开始期待看到佩斯和毕卡索等贵宾踏入使馆大门的那一刻。
“方秘书,“韩勇走过来匯报,“刚收到f国首领府確认,戴乐高首领虽然不能亲自出席,但派了他的文化顾问作为代表。“
“很好。“方青云点点头,“安保方面?“
“全部安排妥当。“韩勇压低声音,“洪门的兄弟也在外围布控,確保不会有人来捣乱。“
夜幕完全降临,使馆的灯光一盏盏亮起。方青云最后巡视了一圈,確认每个细节都已就位。明天的晚宴,將是中国外交在巴黎的又一个高光时刻。
(有些称呼改了,请大家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