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粮票换的锗三极体与橱窗里的电子表  重塑八零:科技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1980年9月1日,实验室的掛钟指向凌晨三点。林晚秋用镊子夹起最后一块2ap10锗二极体,借著煤油灯的光对准电路板焊盘。窗外飘来纺织厂夜班的机器轰鸣,与记忆中台积电洁净室的白噪音重叠。

“啪嗒“,焊锡丝掉在水泥地上。她揉了揉发酸的眼睛,看见示波器上的测试曲线终於趋於平滑——电晶体测试仪的增益测量误差,从±15%降到了±3%。当蜂鸣器发出规律的“滴、滴“声时,煤油灯芯突然爆了个灯,照亮了堆满零件的钳工台:用粮票换的电阻、拆了五块旧万用表凑的电容、还有父亲从厂里废料堆捡的3ax81pnp管。

“小林?“周工的咳嗽声从门外传来,搪瓷缸里的茶叶早泡得发白,“保卫科说昨晚有人看见你带了 foreign parts(外国零件)进来...“

林晚秋迅速用蓝图盖住桌上的2n3904电晶体。1980年的“涉外“二字像根刺,让她想起前世看过的《中美科技合作备忘录》——此刻还锁在华盛顿的保险柜里。“是香港的亲戚寄的。“她把测试仪样机推进抽屉,金属外壳蹭过周工的入党申请书,“用来校准国產元件的。“

周工的眼镜滑到鼻尖,盯著抽屉缝里露出的led数码管:“这玩意儿...真能不用示波器?“话音未落,门外传来高跟鞋的声响——是穿著的確良衬衫的王会计,手里挥舞著红色的报销单。

“临时工怎么能领科研津贴?“王会计的上海牌手錶在日光灯下闪了闪,“上个月的粮票补贴已经超標了,还有这个...“她指著桌上的煤油灯,“实验室禁止使用明火,你不知道吗?“

测试仪在抽屉里发出轻微的蜂鸣。林晚秋摸到工装口袋里的袖珍笔记本,上面用铅笔写著:“1980年9月,中国第一台国產电晶体测试仪即將诞生。“她突然想起前世参观国家博物馆时,那台陈列在角落的老旧测试仪——標牌上写著“1981年制“,设计者一栏是空白。

“让她用我的煤油灯吧。“父亲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工装上衣別著“安全检查“的红袖章,“昨晚是我查的岗,没违反规定。“他袖口露出半截烧伤疤痕,那是1972年抢救失火电路板时留下的。

王会计的高跟鞋在水泥地上敲出急响。母亲的身影突然出现在走廊,手里攥著个油纸包,粗布围裙上沾著新鲜的麵粉:“张婶说你们这儿要开...开什么鑑定会?“她看见桌上的led数码管,突然想起百货大楼橱窗里的电子表,那是只有外宾才能买的稀罕物。

“是技术评审会。“周工推了推眼镜,从抽屉里拿出个红绸包,里面是省电子所珍藏的3dg12电晶体,“小林的测试仪要是通过了,能给全省的电子厂省下 tens of thousands(数万)台示波器的钱。“

母亲的油纸包“扑通“掉在地上,四个火烧滚到测试仪旁。林晚秋看见她盯著数码管的眼神,像极了第一次看见纺织机自动换梭时的震惊。“这玩意儿...能卖钱?“母亲弯腰捡起火烧,粗糲的指腹蹭过led显示屏,“比织布赚得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