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庆宫为太子居所,前有门三道。
前为徽音门,门里为麟趾门,第三门称慈庆门,其內为慈庆宫。
此时,慈庆宫里间,便传来一阵阴柔的宦官之声。
“太子爷,先用了早膳,才有心力对付后面的事情。”
尚膳监的掌印太监王体乾早已经准备好早膳了,此刻放置在食塌上,倒也称得上是琳琅满目。
菜餚有牛、羊、驴、豚、狍、鹿、雉、兔、水族海鲜、山餚野蔌;米食则有蒸香稻、蒸糯、蒸稷粟、稻粥、薏苡粥、西梁米粥;麵食有玫瑰、木樨、果馅、油,小食有稷黍枣豆糕、仓粟小米糕、稗子、高粱、艾汁、杂豆、苜蓿等。
难怪人人都想要当皇帝,这皇帝的一餐,当得上京城百姓一年用度了罢?
不过,早膳名目虽多,但朱由校却高兴不起来。
“丧期之內,焉能如此靡费?”
尚膳监掌印太监王体乾当即嚇得跪伏在地,磕头如捣蒜。
“奴婢这便去撤换。”
也难怪朱由校生气,根据明代礼制与宫膳惯例,皇帝在丧期內的膳食安排確有特殊调整。
嗣皇帝需茹素二十七日(以日代月),禁食荤腥。
如明成祖丧期,仁宗朱高炽每日仅进素麵一碗、豆腐羹一盅,持续二十七日,以致“面有菜色”。
嘉靖帝丧期,隆庆帝严令光禄寺禁用江南鲜果,仅食北方窖藏苹果、冻梨,以表“不贪口腹之慾”。
还有万历帝丧期,才死没多久的泰昌帝晚膳仅设:
主食:素馅包子、粳米粥。
主菜:烩三鲜(笋、木耳、豆腐)、醋溜白菜。
汤品:冬瓜素高汤。
素食简朴、禁绝享乐,乃是在践行“以孝治天下”的儒家伦理。
这一制度既是对先帝的哀悼,亦为新君塑造仁孝形象的政治表演。
朱由校可不想还未登基,便被冠上不孝之名。
这王体乾,不知是真傻还是焉坏?
亦或者是被有心人指使了?
尚膳监负责皇帝餐饮,须得自家人掌控其中,否则有人暗中下毒,那他这个大明皇帝,还真是当到头了。
但朱由校转念一想,却没有处置王体乾,只是看著他忐忑不安。
此人柔佞深险,但却还有用到他的时候。
当然...
前提是要將此人驯服。
“王大璫。”
“奴婢在!”
“文华殿中群臣久等,尚膳监做些米粥汤水,送至文华殿供群臣食用。”
要想手底下的人感恩戴德,不仅仅是依靠皇帝的身份,平时的施恩也是必不可少的。
恩威就是这么一点点积累下来的。
朝臣之中是有结党营私,但党派之中也並非是铁板一块,甚至有些人是被迫结党的。
这些都是朱由校可以拉拢的对象。
“太子爷慈悲心怀,奴婢这就去办!”被朱由校一嚇,王体乾已经是不敢抬头看朱由校了,显然是怕极了。
王安眉头一挑,本能的便跟著恭维:“太子爷体恤朝官,实乃明君之相,我大明有福了。”
尚膳监上膳失误,尚膳监掌印太监老糊涂了,难道你司礼监大太监也糊涂了?
朱由校面无表情的看著王安。
大明有没有福我不知道,但你王安指定是没有的了。
丝绢擦嘴,朱由校缓步起身,道:“出外见见我大明肱骨,国之柱石们罢!”
其实在朱由校用早膳的时候,內阁眾臣以及礼部尚书孙如游便已经是到慈庆宫了。
到朱由校用完早膳,他们至少等了一刻钟。
但在慈庆宫中,眾人脸上都不敢有不悦之色,甚至连互相交谈都不敢,只能用眼神交流。
朱由校不了解这些臣子,同样,臣子也不了解嗣君。
在这个时候,没人想要做出头鸟,给皇嗣留下不好的印象。
“皇太子驾到!”
內室小太监扯开公鸭嗓大喊一声,紧接著,身著一身縗服的朱由校从里间走出来。
“臣等拜见殿下。”
朱由校上前將方从哲搀扶起来,对著眾人说道:“诸位皆大明肱股之臣,无须多礼,本宫冲龄,时事艰难,尚需诸君辅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