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徐庶与庞统二人对视一眼,眼前这突如其来的蔡瑁如同晴天霹雳,令他们顿觉天旋地转。纵使胸中计谋万端,此刻却也无计可施,困顿之感油然而生。
徐庶眉头微蹙,沉声先开口道:“德珪將军,不知今日前来,所为何事?”语气中带著试探与审慎。
他心中暗想:先拖住对方,再想其他办法!
蔡瑁嘴角带笑,不紧不慢地反问:“先生以为我为何而来?”
两人相视一眼,这般一问,无疑暗示今日恐怕难有善了的结局。空气瞬间凝重起来,仿佛连风也为之一止。
庞统神色微变,但仍尽力保持镇定,上前劝道:“德珪將军,家叔庞德公与公素有旧交,统亦对公敬佩有加!”
说话间,他目光诚恳,“今日却要说破我等计策,使江南生灵涂炭乎?”
蔡瑁闻言大笑出声,“如今我已投降了曹丞相,江南与我何干?况且丞相已有你们所立的军令状,又怎会轻易失言呢?”
庞统无言以对,只能苦涩地摇摇头,道:“以曹操之品性,將军真信这军令状?”
徐庶见庞统之言难以说动蔡瑁,也上前几步,抱拳行礼,神色中带著几分急切与诚恳:“德珪將军,前日蒋干一往曹营,中周瑜反间之计,將军险些殞命。”
他眼神凝重,语气沉稳而富有说服力,“而今东吴计策频出,曹营谋士岂不知也?可此时曹操还肯听得进人言吗?將军此战若助曹而胜,破了东吴之后,又哪还有水军用武之地呢?”
徐庶试图以理服人,希望蔡瑁能理智权衡利弊。
“公岂不闻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他顿了顿,加重语气,“如今不如跟隨士元即刻过江,归降东吴才是正途啊!”
话音未落,只见蔡瑁先是一愣,隨即笑出声来,那笑声中带著几分嘲弄和自嘲,“我还未曾劝你们投降,你们倒先劝我了?”
他轻轻摇头,一步一步走近二人,那双眼睛闪烁著精明的光芒。
索性,他顺著徐庶的话头说道:“二位先生既然如此想让我投降,那为何不投刘备呢?”
这突如其来的反问,一时间使得周围寂静无声,只剩得江水缓缓拍岸的声音不断迴荡。
“什么?”二人仿佛听到了一句不可思议的话语,脸上同时流露出震惊与迷惑,竟一时难以接受这突如其来的转折。
还是徐庶先恢復了理智,他眼中闪烁著兴奋的光芒,声音带著难掩的激动:“將军欲投刘皇叔?此言果真非虚?”
蔡瑁沉默片刻,目光深邃,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
他心中已有盘算:既想带徐庶一同离去,一则徐庶才干卓绝,是绝佳人才;二则他与刘备集团关係未稳,而徐庶乃刘备心中的白月光,此人若得回归,无疑能缓和双方紧张关係。
蔡瑁轻笑道:“瑁欲领荆州水军,前去投刘皇叔!”
徐庶听罢,没有丝毫怀疑。他知道此时若回到曹营揭破东吴计策,只怕灭吴就在眼前,又何必假意诈降?
他目中闪过一丝期待,急切地问道:“那將军今日来见我等,是为了……?”
“自然是为了將二位先生一起带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