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蔡瑁目光灼灼的看向庞统,徐庶他不担心,估计此刻听了蔡瑁的话,內心已经欣喜若狂了。
果然,徐庶脸上露出由內而外的笑容,同时转向庞统,看样子好像是想跟蔡瑁一起劝说庞统。
“统在东吴尚有官职,此时离去,恐怕不妥。”庞统面色犹豫。
蔡瑁心知肚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已传为佳话,凤雏与臥龙齐名,岂能如此简单一句话便被招揽?
“先生既在孙权麾下不得重用,为何不投刘皇叔?”蔡瑁话语温和,却带著几分恳切地望向庞统,“刘皇叔乃汉室宗亲,仁德之名四海皆知!如今皇叔积势於夏口,先生此时投靠,不正是雪中送炭?”
徐庶见状,也赶紧跟上说道:“是啊,士元兄!届时我等荆州人士团结一致,共谋大业!待三造炎汉,你我皆能如云台三十二將般名垂青史,光宗耀祖,岂不美哉?”
他说这话时,眼中闪烁著期待,语气中满是憧憬。
庞统闻言,却只是摇头一笑,“好你个徐元直!”他语气中带著调侃,“尚在曹营,却反倒劝我东吴人士归降刘皇叔。”
徐庶听了这句话,有些不好意思地苦笑了两声,不再多言,悄然后退几步。
“德珪將军、元直兄,你们的话皆言之有理。”庞统沉吟片刻目光深邃,“只是如今大事未定,一切都尚早。与其仓促妄断,不如待我先回东吴布置谋划。待破曹之后,再议此事!”
蔡瑁见状也不心急,庞统主要功在入川。赤壁之战打完之后,自己还得助刘备快速站稳荆州,入川並非当务之急!
见徐庶仍欲再劝说几句,蔡瑁上前一步,用手轻轻拦住他肩膀,“凤雏先生所言极是。先生先行归返东吴吧!待事成之后,再做最终定夺。”
徐庶闻言点点头,也觉此刻强求无益。
“如此,统立刻过江,后会有期,告辞!”
“告辞!”
二人缓缓踏上归途,夜风轻拂,江面泛起细碎波光。
徐庶仍旧略显惋惜,眉头微蹙,语气中夹杂著几分不甘,“今日未曾劝动庞士元,只怕他日再无如此良机了。”
蔡瑁见状,语气温和地安慰道:“元直先生不必焦急,我料日后士元必將与我等共襄大事。”
徐庶听罢,也露出一丝期盼的神情,“万望如此吧!”话音刚落,他便转而询问,“德珪將军既欲投刘皇叔,可曾有何筹谋?”
蔡瑁目光沉稳而坚定,“我正因此事来寻先生。待铁索连舟之际,你我可假意衝突。先生可言:『如今铁索横江,北军亦如履平地。此水战犹如陆战,可命于禁、毛玠为水军都督!』”
他顿了顿,又添一句:“届时我自有对策。”
“还有一事欲麻烦先生,昔日我与刘皇叔各为其主,欲加害之。皇叔颇有容人之能,我自不怕,只是二將军,三將军皆是刚正不阿,嫉恶如仇之辈,到时候还希望元直先生为我美言几句。”
“將军看破东吴计策却不报与曹操,乃一大功!且自將军归曹以来,所作所为,我观將军乃是智谋之辈。届时我定为將军请功!云长、翼德之处自我为將军说情!”徐庶保证道。
蔡瑁终於放心,笑道:“如此,元直先生,你我可要演上一场了!”
徐庶扬眉应道:“隨时奉陪!”
“哈哈哈哈哈!”他们相视一笑,一步步走入曹营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