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章 风起  三国:我,蔡瑁,大汉忠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东吴点將台上,周瑜挺立於高台之上,一袭银甲熠熠生辉,外披洁白披风,隨风轻扬,尽显儒雅非凡的英姿。

台下眾將士身著战甲,肃立如松,一字排开,两侧阵势严整,等待军令。

“眾將听令!”周瑜声音鏗鏘有力。

“在!”

周瑜面色凝重,他抿紧唇角,下令道:“即刻遍告部下將士,收拾船只、军器、风帆、弩箭等物,整装待命!”

话音未落,他目光锐利地扫视一圈,“號令一出,不得违误!违者必斩!”

“是!”军声应和,如雷贯耳。

江边依旧波澜不惊,此时尚无东南风起,只见江面平静如镜。

周瑜只能令眾將备战,此时尚有一丝余地,若真没有东南风,也可大军撤回,另寻良策。

只是对周瑜的军中威望是个很大的打击!

远处七星坛上,香炉浓烟滚滚,只见诸葛亮龙行虎步,稳健飘逸。

他手持长剑,於坛前舞动,口中祷言不断,向著东南方拜礼。

忽然,他目光定格於江边驶来的一艘小船,脸上露出一抹难以掩饰的欣喜,如释重负一般,那动作亦变得更加狂放自如。

点將台上,將士们焦躁难耐地等待著期待中的东南风,却迟迟未见异样。

周瑜脚步沉稳却急促地在台上踱步,每一步都敲击著眾人的心弦。他眉头紧锁,双眼闪烁著焦虑和不甘,不时抬头极目眺望远方水天交接处,希望那招呼已久的东南风能早日到来。

忽然,一名年轻小將急匆匆走至近前——正是丁奉,他神色凝重,小心翼翼地开口:“大都督,倘若诸葛亮借不到东风,此事岂不是坏了大计?”

周瑜冷冷转首,用那双锐利如刀锋的眸子直视丁奉,“再勿多言!”声音冰冷而决绝,没有半分容忍。

在这关键之际,大都督必须保持镇定,否则若军心动摇,大事必休!

此刻阵前静默,只闻江水轻拍岸边声和远处偶尔传来的鸟鸣,一时间气氛凝滯得几乎令人窒息。

现在眾將齐聚此地等待一个模稜两可的东风,足可见周瑜军中威望之盛。

不多时,一名小兵手捧晚膳走至点將台旁,“大都督,该用膳了。”

周瑜依旧眉宇间布满忧虑,他挥了挥手示意,“汝等先用吧。”语气虽平淡,却已显露內心波涛汹涌——此刻他实难顾及其他。

见情势不变,一时无果,周瑜缓缓转身,引领眾將在帐幕间入內休息。

他脚步沉稳而坚定,即便內心仍藏隱忧,但仍以铁血意志支撑起全军信念,为即將到来的决战蓄势待发。

营帐內,士兵们一排排地將晚膳端上来。

此时已是备战状態,晚膳极为简陋,不过是一块粗糙的饢饼,散发著麦香,却难以掩盖眾人心头的紧张与焦虑。

火炉旁的光影摇曳,映照著每一张疲惫而坚毅的脸庞。

周瑜在营中踱步,神情沉重。

走到帐门口,他推开帘幕向外望去,只见江面依旧风平浪静,水波不兴。一阵长长而沉闷的嘆息从他胸腔深处缓缓吐出,“唉!”声中满是无奈与忧愁。

他转身快步走向鲁肃身边,眼神中夹杂著急切与怒气,“子敬!诸葛亮好生荒唐!隆冬时节,又怎会有东南风?!”声音里带著难掩的怀疑和愤懣,“这岂非捉弄我东吴几万大军!”

鲁肃赶紧放下咬了一半的饢饼,一边擦了擦嘴角,一边镇定地劝道:“大都督,此等军旅大事,诸葛亮岂能轻谈?不妨再等片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