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章 和送死没区別  让你拜年,你在春晚登珠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川西军区,总指挥部。

气氛压抑得能拧出水来。

菸灰缸里,菸头已经堆成了小山。

川西军区为了这次救援,几乎是把西南地区最顶尖的相关领域专家,全都请了过来。

“各位。”

老將军的声音嘶哑得像是砂纸在摩擦。

“都说说吧,不用藏著掖著。”

“我就想听句实话,这次救援,成功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会议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几位专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嘴唇动了动,却谁也没能发出声音。

沉默,本身就是最残酷的答案。

“你们知道,我为什么第一时间,就把任务交给了梅托格哨所的边防连吗?”

老將军的目光如刀,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因为这支连队,驻守边疆八年,执行各类边防任务上百次!”

“大到清剿入境的武装匪徒,小到帮牧民找回走失的牛羊!”

“八年!他们的任务完成率,是百分之百!”

“零事故!零牺牲!零伤亡!”

老將军的声音越来越大,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胸腔里吼出来的。

“周围的百姓,不叫他们边防连,叫他们『活界碑』!”

“活著的界碑!你们懂吗?!”

“活界碑”三个字,如同重锤,狠狠敲在几位专家的心上。

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泰斗,一辈子都在和数据、理论打交道.

何曾听过如此充满血肉和传奇色彩的称號。

一位戴著金丝眼镜,气质儒雅的老者嘆了口气,率先开口。

他是国內最顶尖的冰原地质构造学专家,徐院士。

“將军,您的兵,是英雄,是好样的,这一点,我们所有人都钦佩。”

徐院士的声音很沉稳,但充满了无力感。

“可我们面对的,是珠峰啊……”

“是地球的第三极!”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1???.???】

“那里的地形,瞬息万变。因为地壳运动,每年的冰裂隙位置都不一样.”

“你根本不知道哪一脚下去,就是万丈深渊。”

“更別提那些看似稳固的岩壁和雪层,底下可能早就被冰雪融水掏空了.”

“一个细微的震动,甚至是一声大喊,都可能引发毁灭性的雪崩和滑坡!”

“我们专业的科考队,装备到牙齿,准备工作做上一个月,光是登顶,最快也要两天!”

“现在……”

徐院士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下去。

但意思很明確。

让一支边防连队,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去挑战珠峰,这和让他们去送死,没有区別。

“徐院士说的是地质。我再补充一下气候。”

旁边一位身材微胖的气象专家推了推眼镜,脸色比外面的风雪还要难看。

“攀登珠峰,最关键的就是『窗口期』。”

“说白了,就是老天爷赏不赏脸。每年只有那么几天,天气是相对稳定的。”

“而现在,是珠峰地区的冬季,本就是反季节登山,危险係数成倍增加。”

“我们本来预测,从今天凌晨到明天中午,会有一个极其短暂的平稳期.”

“这也是我们唯一的希望。”

气象专家指著屏幕上飞速滚动的气象云图,语气越来越急。

“但是!一场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特大暴风雪,把这个唯一的窗口期,彻底堵死了!”

“现在的风力,瞬时能达到十二级!能见度不足五米!”

“这种天气,直升机別说索降了,连靠近都做不到!”

最后一位医学专家组的组长,也给出了最后的审判。

“將军,从医学角度来说,在零下四十度的极端低温环境下,人体热量会迅速流失。”

“如果长时间没有食物和水源补充……”

他顿了顿,艰难地吐出几个字。

“科考队剩下的队员……理论上的存活时间,不会超过24小时。”

整个指挥部,陷入了绝望的死寂。

地质、气候、生理极限。

三座大山,死死地压在所有人的心头,让人喘不过气。

老將军闭上眼睛,靠在椅背上,满脸的皱纹里,写满了痛苦和挣扎。

良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