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章 自热单兵饭盒的诞生。  四合院之何雨柱的科技强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除了主反应物,辅助反应物也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铁粉,占比 10 - 15%,它在反应中十分活跃,就像个勤劳的小工匠,加速著整个反应的进程。铝粉占比 5 - 10%,別看它比例小,作用可不小,同样能加快反应速率,让热量更快更充分地释放出来,就像给小工匠加了个加速器。还有活性炭,它就像个勤劳的清洁卫士,默默吸附著反应过程中產生的异味,保证整个自热包使用时不会有难闻的气味散发出来,就像给房间装了个空气净化器。盐类的加入则是为了让反应速率更加稳定可控,就像一个精准的调控器,让整个反应按照我们期望的速度进行。

当然,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当时在工人们的安全意识里,任何一点小疏忽都可能酿成大事故。所以在自热包的设计中,我特意添加了少量的硅藻土或蛭石。这两种物质就像两个沉稳的守护者,当反应过於剧烈时,它们能够发挥缓衝作用,防止热量瞬间过度释放,从而確保整个自热过程安全稳定,不会出现意外状况,就像给反应装了个安全气囊。

时间在飞速的流逝,我守在简陋的实验室里,不断尝试调整各种原料的配比。一次次混合,一次次观察反应效果,记录下每一次的数据。每一次失败都让我更加坚定地寻找最佳方案,就像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我小心地將不同比例的原料混合,眼睛紧紧盯著反应的过程,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汗水湿透了我的衣衫,可我浑然不觉,就像一个忘我的艺术家在创作。在经歷了数不清的失败后,在第不知道多少次实验时,终於,我看到了理想中的效果。反应既迅速又稳定,热量释放恰到好处,异味也被有效控制,安全方面也没有任何问题,就像一场完美的演出。

我激动得差点跳起来,连忙拿起笔和纸,详细记录下此刻的每一个数据、每一种原料的精確比例,深知这来之不易的成功背后,是无数次摸索与尝试的积累,就像丰收的果实是农民辛勤劳作的结果。

经过整整一天马不停蹄的钻研,以及无数次的反覆调试,我终於在无数数据与材料的交织中,成功调配出了自热包的最佳配比。那一刻,內心的狂喜如同一股难以抑制的洪流,瞬间充斥著我的每一个细胞。这不仅仅是一组普通的数据配比,更是我这段时间以来,无数个日夜奋战的心血结晶,就像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

我满心欢喜,迫不及待地想要验证这来之不易的成果。而就在我刚刚完成自热包的製作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不一会儿,易中海和刘海忠便兴高采烈地跑了过来,脸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就像两个中了彩票的孩子。他们大声喊道:“柱子,我们成功了!自热单兵饭盒製作完成啦!”

我兴奋得几乎要跳起来,脑海中已经构思好即將到来的测试场景。没有丝毫犹豫,我匆忙朝著厨房奔去,心中满是对即將开始的测试的期待,打算就用厨房里现成的剩菜试一试这凝聚著大家心血的自热饭盒,就像用普通的食材做一道美味的佳肴。

刚一踏入厨房,一股熟悉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定睛一看,杨厂长和李怀德早已等候在此。他们正坐在一张简陋的木桌旁,眼神中带著藏不住的关切,显然是在等我。看到我进来,两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我,就像两束探照灯。

杨厂长站起身来,笑容满面地走到我面前,伸手拍了拍我的肩膀,亲切地说道:“柱子,瞧你这风风火火的,饿了吧?我去让食堂的师傅给你热点吃的。” 说罢,他便作势要转身去安排。

我连忙摆摆手,脸上带著灿烂的笑容回应道:“两位厂长不用麻烦了,今天可是个大日子,正好可以试试咱们辛辛苦苦弄出来的成果。” 说话间,我急忙接过一旁角落里的水盆,走到水龙头前,將水盆接满水。

我小心翼翼地端起水盆,迈著轻快而又略带紧张的步伐回到桌前。我先轻轻摘下套在饭盒上的防尘罩,然后把饭盒稳稳地放在水盆里。我低下头,眼睛紧紧盯著手中的饭盒,仔仔细细地把饭盒內外每一个角落都清洗乾净,不放过一丝可能残留的杂质。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污渍,我都认真地用布擦拭乾净,就像给饭盒洗个舒服的澡。清洗完毕后,我用乾净的毛巾將饭盒擦乾,確保饭盒表面清爽乾燥,就像给饭盒穿上了一件乾净的衣服。

接下来,我怀著既紧张又期待的心情,轻轻打开饭盒的盖子,把事先准备好的剩菜一样一样仔细地放进饭盒的內盒。那剩菜虽说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在当时那个物资並不宽裕的 1958 年,能用来试验自热饭盒,也算是物尽其用了,就像用旧衣服做成了新玩意儿。放完菜后,我正准备拧上盒盖,却意外发现易中海这小伙子心真细。原来,他竟在饭盒上加入了螺纹设计。这样一来,一旦往饭盒里加水,水就进不了內盒了,这小小的改进,无疑大大提高了自热饭盒的实用性,就像给饭盒加了个小保险。

我忍不住在心里暗暗讚嘆易中海的细心周到,隨后轻轻拧好盒盖,小心翼翼地把精心调配好的自热包拿来,稳稳地放到外盒指定的位置。放置好后,我拿起一个乾净的碗,舀了几勺冷水,这冷水在碗里溅起小小的水,像是迫不及待要开始这场神奇的反应。我小心翼翼地將碗里的冷水缓缓倒入外盒,隨著冷水“哗啦”一声落入,我立刻听到细微的 “滋滋” 声音,这声音如同自热包在轻声诉说著即將大展身手,就像小老鼠在悄悄地准备偷油。

紧接著,我把內盒稳稳地放入外盒,静静等待著。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变得格外漫长,每一秒的流逝都伴隨著期待与紧张,我们三人围在饭盒周围,大气都不敢出,眼睛紧紧盯著饭盒,仿佛能透过这朴素的饭盒看到即將发生的神奇变化,就像一群小朋友在等待圣诞老人的礼物。大概过了十二分钟,我怀著激动的心情拿出內盒,缓缓打开盒盖,剎那间,饭菜的热气就迫不及待地冒了出来,热气氤氳中,那熟悉的饭菜香气也渐渐飘散开来,瀰漫在整个厨房,就像一群小精灵在跳舞。

杨厂长和李怀德看到这一幕后,脸上顿时绽放出欣喜的笑容,大喜过望。他们快步走到我们跟前,对我们给予了高度表扬:“柱子,易中海,刘海忠,你们这次干得漂亮!这个自热饭盒要是推广开来,那可真是解决了大问题,为咱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言罢,他们便带著满脸的兴奋,各自回到各自的办公室,与各自派系的领导进行沟通匯报,就像两个传递好消息的信使。

在向领导详细匯报了这项发明的进展情况后,两位厂长的领导都高度重视此事,再三叮嘱他们要对这项发明严格保密,切不可泄露半点风声。两位厂长深知此事关係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回来后,他们先是向我们详细说明了上级对这项发明的重视程度,然后再次严肃地叮嘱我们:“你们也一定要严格保密,这关係到咱们工厂的未来发展,也关係到很多重大事务,千万不能因为一时的疏忽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我们三人认真地点点头,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严守秘密,確保这项发明顺利推进。在 1958 年这个充满奋斗与激情的年代,我们靠著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一步步探索创新,此刻,看著升腾的热气,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干劲,同时也更加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就像一群肩负使命的小战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