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9章 外星人在平行宇宙  让你做短视频,你科普黑暗森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瞬间抵达宇宙任何地点” 的超光速旅行,倒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答恆星困境。”

“宇宙如此广阔,文明完全不必 “退而求其次” 建造恆星群,也不必像 “膨胀的气球” 一样在星系中扩散,更不必依赖行星之间的无线电通信。”

“当然,“轻鬆扩张到任何行星” 必然会刺激文明人口的快速增长,而宇宙(至少我们认为)並非无限的,因此这种解释並不能很好地解决费米悖论,只能算是 “绕过” 了恆星困境。”

“另一种可能 ——“前往平行宇宙”—— 则能彻底解决费米悖论。”

“如果你能轻鬆进入一个 “与你母星完全相同、但人类从未在那里演化” 的平行宇宙,那么你將获得近乎无限的新家园。”

“这些平行宇宙的数量增长速度,甚至比细菌(更不用说人类)的繁殖速度还要快,而且这些 “新地球” 与你原本的母星几乎没有区別,比建造轨道空间站、改造其他行星(如將火星改造成宜居星球)或前往遥远恆星系统要容易得多。”

“即便有了 “平行宇宙” 这种无限资源,文明可能仍会进行一些星际活动:比如,搭建卫星网络(这是很自然的需求)。”

“甚至,当我们能从数百万个 “平行地球” 获取资源时,在火星上建立殖民地、搭建穹顶城市可能会变得非常便宜,因此我们或许仍会这么做 —— 但我们不太可能会去其他恆星系统。”

“除非我们的母星恆星即將耗尽燃料(而这种情况在所有平行宇宙中可能都一样,或大致相同),否则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进行星际扩张 —— 而且,“恆星耗尽燃料” 也只是一个 “寻找新恆星” 的动机,而非大规模星际扩张的动机。”

“因此,“平行宇宙旅行” 和我们接下来要討论的情况一样,確实能 “绕过” 文明扩张与恆星群建造的关联。”

“但问题在於,我们並不知道平行宇宙是否真的存在 ——“多世界詮释”(many-worlds theory)只是量子力学的一种解释,且並未成为科学界的主流观点。”

“目前,量子力学的主流解释包括 “多世界詮释” 和 “哥本哈根詮释”,但这两种解释都存在不完善之处。”

““平行宇宙” 之所以广为人知,更多是因为它在科幻作品中很受欢迎(能创造出精彩的故事),但这並不意味著它是真实存在的。”

“即便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在平行宇宙之间旅行” 也很可能是无法实现的。”

“而且,在解答费米悖论时,我们通常会避免依赖 “超出当前已知科学范畴” 的假设 —— 探索前沿科学是一回事,但如果將费米悖论的解决方案建立在 “目前缺乏科学支持的理论” 之上,即便这种理论可能正確,也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如果某个解决方案涉及的概念,甚至不在当前科学推测的范围內,那么你猜对的概率微乎其微,思考这样的方案也只是浪费精力 —— 关於这一点,我们在文末会进一步討论。”

“这里的关键在於 “优越得多”—— 即便你拥有自己的核聚变发电系统,恆星也依然在持续释放能量(这些能量如果不被利用,就会白白浪费)。”

“即便你掌握了 “物质 - 能量转换” 技术,其效率也只比利用恆星能量高出一两个数量级。而且,与恆星群一样,这类发电设施(如核聚变反应堆、物质 - 能量转换器)也会发出可被探测到的信號。”

“记住:我们之所以能探测到恆星群,是因为它会释放废热(即便它在可见光频段是 “暗” 的)—— 这个原理同样適用於受控核聚变或物质 - 能量转换设施。”

“一个使用这类发电技术的文明,其人口增长速度甚至会比 k2 级文明(拥有恆星群的文明)更快,因此,它们释放的红外线亮度会超过恆星的可见光亮度 —— 只是在可见光频段,它们並不显眼而已。”

“要让 “存在更优越的发电方式” 成为费米悖论的有效解答,这种发电方式必须满足 “极其优越” 的条件。”

“要么,它们掌握了从 “宇宙之外的无限能源” 获取能量的方法(但这依然会让它们发出强烈的可探测信號);要么,它们突破了热力学定律的限制 —— 也就是说,它们的发电设施不会產生熵增废热,或者乾脆造出了 “永动机”。”

“虽然我们无法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但热力学定律通常被认为是 “最坚实的科学定律之一””

“在整个科学界,没有其他任何一条定律比热力学定律更具普適性和不可动摇性。”

“突破熵增定律(即避免產生废热),很可能是完全不可能的。”

“如果真的存在 “反熵装置”,那么根据定义,它几乎不会释放废热 —— 这正是 “突破热力学定律” 的含义。”

“如此一来,文明就能隱藏自己的存在,也不再需要依赖恆星作为能量来源(因为它们可以无限循环利用自身能量)。”

“因此,“拥有突破热力学定律的超级发电技术”,既能让文明摆脱对恆星的依赖,又能让它们避免释放可探测的废热,从而隱藏自己 —— 这也能破解恆星困境。”

“如此,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假设。”

“假设一:存在爭议的假设 —— 当某个文明拥有充足资源,能够舒適地支撑更多人口时,该文明的人口数量往往会趋於增长。”

“顺便提一句,我特意用 “文明”而非 “物种”这个词,是有原因的。”

“这个假设很容易涉及政治或意识形態问题 ——“人口控制” 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因此,我只会简要阐述一些被广泛认可的基本概念,不会深入展开。”

“在自然界中,非智慧生物会不断扩大自己的种群数量,直到资源耗尽或被天敌抑制。”

“虽然这一规律並非绝对,但似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一个物种能在不降低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增加人口数量,那么它通常会这么做。”

“这些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是进化的產物,而且很可能在其他星球上也是普遍现象。”

“原因如下:a. 即便某个文明强烈反对 “人口过剩”,但如果存在未被利用的资源,要完全禁止人们 “生育更多后代” 或 “利用閒置资源”,就必须採取极端暴力的手段 —— 否则,总会有人愿意这么做。”

“b. 我们需要明確一点:“禁止人们砍伐森林开闢农田”,与 “禁止人们开採未被占据的小行星以建造恆星群”,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恆星困境所討论的,既不是 “抢占他人的行星”,也不是 “砍伐森林”,而是 “拆解恆星周围无生命的岩石天体”—— 这些天体本身就是未来可利用的 “资源储备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