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更像是一种 “现实只是一场梦” 的概念,因此现实中的一切不必严格符合逻辑,也不必完全自洽 —— 比如看似矛盾的现象(如这个悖论)。”
“作为这个悖论的解决方案,这一概念是成立的 —— 但它强烈暗示(至少对你而言),我只是你脑海中的一个声音,你所看到的一切都不是真实的,也无法反映 “真实宇宙” 的运作方式,而你则变得 “疯疯癲癲”。”
“关於宇宙外星文明发展的资源,我想,我们有必要聊一聊碳氮比例。”
“不包括暗物质在內,宇宙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宇宙诞生之初便是如此。”
“恆星会將氢聚变为氦,但太阳中的氦几乎全部来自宇宙大爆炸时期形成的原子,而非恆星核聚变。”
“更大质量的恆星在演化后期,也会將氦聚变为更重的元素。”
“其中一个主要的核聚变循环是 “碳 - 氮 - 氧循环”,这导致氧、碳、氮成为宇宙中丰度第三、第四和第七高的元素,其丰度分別约为 10,400ppm、4,600ppm 和 960ppm—— 它们构成了宇宙中除氢、氦、中微子和暗物质外的大部分质量。”
“儘管如此,这些元素的总量仍然很少,且其丰度隨时间逐渐增加。”
“丰度的增长与宇宙年龄並非严格的线性关係,但如果你回到宇宙年龄只有现在一半的时期,会发现这些元素的丰度也大约只有现在的一半。”
“这些元素对生命至关重要,且需要达到一定的数量:氧是这三种元素中丰度最高、质量最大的,因此在恆星风的作用下,它比其他元素更不容易从恆星系统的內侧区域被吹走。”
“此外,氧的化学活性强,几乎能与所有元素结合(这与氦完全不同,氦不与任何元素结合),因此在任何类地行星、卫星或小行星上,氧通常都是丰度最高或次高的元素 —— 水和大多数岩石的质量中,氧占了很大比例。”
“碳的丰度比氮高,约为氮的五倍,但在太阳系中,两者的丰度都不算高 —— 这种情况在宇宙中很可能具有普遍性。”
“因此,许多早期的行星可能没有足够的碳和氮来孕育生命;但隨著时间的推移,这些元素的丰度逐渐增加,位於恆星系统 “宜居带” 內的行星,不仅更有可能拥有丰富的水,还更有可能拥有充足的碳和富氮大气层。”
“且碳氮比例適宜,足以支持地质、水文和生物循环 —— 就像地球一样,確保生命能够获得稳定且易於获取的碳氮供应。”
“所以,宇宙是个危险的地方,外星人之所以没有殖民,会不会是因为殖民太危险了呢?”
““殖民过於危险” 是这个悖论 “晚期过滤器”的一个分支,聚焦於 “为何文明有能力殖民太空却选择不这样做” 的原因。”
“这是一个有趣的案例,因为它通过 “趋同行为” 解释了为何所有文明都可能选择不殖民太空,因此不会违反 “非排他性” 原则。”
“其核心推理是:在没有超光速旅行的情况下,你无法真正建立一个具有实际规模的、凝聚力强的星际帝国。”
“因此,最佳策略是將文明限制在卡尔达肖夫 1 型或 2 型的规模 —— 即便如此,其规模也远超人类歷史上的任何帝国 —— 並且不允许人们驾驶殖民飞船离开。”
“击落试图逃离的飞船其实非常容易,且万无一失:飞船无法逃脱你的飞弹(飞弹不需要燃料来减速);而且,如果飞船想要殖民某个星球(而非在资源耗尽后死於太空),就必须减速。”
“但从政治或社会角度看,这种 “隔离” 会变得困难。”
“但核心观点是:在你附近建立殖民地,带来的更多是 “潜在的敌人”,而非益处 —— 因为殖民地会逐渐与母星產生分歧。”
“其周围是空旷的太空,不如周围是潜在的敌人(当然,也可能是朋友和盟友),但这些敌人可能拥有末日武器,也可能拥有强大的自律兵器。”
“也许,太空殖民根本不切实际,难度极大。”
“我们的下一个假说,名为,宇宙收藏家假说。”
“我想试图推断:如果 “不明飞行物目击事件” 是真实的,那么这些访客可能具有哪些特徵。”
“虽然我的这一假说略带戏謔,但它认为:如果在银河系的我们所在区域,存在 “不干涉原则”並得到执行,那么这种 “隔离” 很可能只是在 “合理且必要” 的范围內执行 —— 就像大多数资源有限的监管措施一样。”
“在这种情况下,有理由相信:造访地球的可能是一些 “边缘群体”—— 他们的飞船简陋,容易坠毁,隱形系统也容易失效。”
“他们无法依赖当地力量的支持(因为当地力量如果发现他们,可能会击落或逮捕他们);他们的飞船和隱形装置可能存在许多维护问题。”
“我们的核心观点源於我们对 “外星入侵者” 的一贯看法:地球並没有太多外星文明想要的原材料,只有地球上独特的生物和文化数据才有价值。”
“但要获取人类的 dna,並不需要绑架人类 —— 绑架一个邮箱或自动售货机,就能从信件或硬幣上提取许多人的 dna。”
“许多其他地球独有的东西,早在人类掌握技术之前,外星文明就可能已经收集到了(我们假设,外星文明知道地球存在生命的时间,几乎与它们自身存在的时间一样长)。”
“或者,在地球加入银河系共同体、“不干涉原则” 失效后,外星文明可以更容易地收集这些东西。”
“甚至,它们可以偷偷潜入地球,下载网际网路百科,或者在网络条件好的地方租一所房子,通过雷射通信与太空中的卫星联繫 —— 这些行为在眾多地球信號中,很可能不会被察觉。”
“因此,我们认为:地球和其他原始行星真正存在的 “地下实物贸易”,可能只是一些人真正想要的 “收藏品”—— 即原件。银河系可能存在一个巨大的 “黑市”,交易未开化外星文明的文学和艺术作品。”
“换句话说,外星文明造访地球,是为了抢夺第一版漫画书和小说的副本。”
“所以:我们地球上政府间相互矛盾的 “阴谋论”,可能源於许多互不相关的 “外星走私者”—— 这些走私者在地球上有盟友,他们欺骗这些盟友帮助自己。”
“例如,走私者 a 告诉国防部的某人,自己代表 “外星自由战士”,愿意提供秘密帮助,但需要对方忽略他们的雷达信號,並向本国政府隱瞒他们的存在(声称本国政府已被 “邪恶的银河帝国” 渗透)。”
“走私者 b 向史密森尼学会的保安撒谎,说自己需要秘密接触宝藏,以保障地球的安全;走私者 c 可能告诉联邦调查局,自己需要帮助打捞坠毁的飞船和死去的副驾驶,並对 “太空暗手党” 保密(声称太空暗手党已渗透到教会),等等。”
“地球附近的 “外星隔离部队” 可能知道这些事情在发生,但如果情况不严重,他们可能会接受一些贿赂隱瞒情况。”
“或者,他们知道地球即將加入银河系共同体,因此没有资源去阻止这些 “小违规”;此外,人类的科幻作品中已经充斥著关於外星人的討论,所以严格执行 “隔离” 也没有太大意义。”
“我们来聊聊我们自己吧,地球上的生命主要由六种元素构成:氢、氧、碳、氮、钙和磷。磷是这六种元素中丰度最低的,但仍然位居前六,且对 “我们所知的生命” 至关重要 —— 目前没有其他更丰度的元素可以替代磷的作用。”
“在我们的身体中,还有一些元素的丰度更低,在宇宙年轻时,这些元素的丰度甚至更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