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未雨绸缪张居正
万历九年。
三月。
清晨,京城正阳门的晨钟敲响,护城河内的浮冰初泮,路边偶见一两棵柳条树泛出青黄。
棋盘街两侧官廨的灯笼还未熄灭,有书吏怀里揣着卯簿疾步跑入官廨。
东安门,有处挂“张宅”高门府邸中。
一名眉目清澈的少年人,正对着宣纸冥思苦想,眉毛揪在一起。
“《京报》手抄本模式不错,在这个时代利于传播”
“盗印是个麻烦,伪托名人、任意剪裁、改头换面这套,明朝已经很普遍了但我爹是张居正,谁敢盗印我就让皇帝打断他的狗腿!”
“闭门造车不可取,万历年间印刷业很兴盛,建阳系、金陵系、徽州系,可以寻求与这些商人的合作.”
“能够文抄公的作品很多,《大唐狄公案》、《聊斋异志》都是很不错的作品.”
想了半天,他将毛笔扔在砚台上,无奈地说道。
“终究还有些难,如何到了这一年?”
少年人名叫张允修,乃是当朝元辅张居正的第五子。
按理来说,在万历朝,张居正的地位堪比摄政王,代皇帝执掌朝政,成为他的儿子,理应是荣华富贵,享受不尽。
可该死是该死在,如今是万历九年,即便不太看历史的张允修也知道,在仅仅一年半之后,便宜老爹就会撒手人寰。
届时,一直受到张居正压制的小皇帝万历,将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扑。
从前尊敬的“元辅”不再是国之肱骨,而变成了“钳制言官、蒙蔽圣上、独断专行”的大奸臣。
万历元年以来,所有积攒下来的改革成果,将被彻底推翻。
随后,张家也将彻底倾覆,张居正妻妾充入教坊司,大儿子自尽,次子充军,三子发配边疆.
一想到张允修就头皮发麻,刚刚穿越重生,你便知道自己要家破人亡,这是什么感受?
自己虽为万历皇帝的伴读,自小有些情分,可那已经是四年前的事情了,再者说,在皇权面前,连父子都能反目,何况是伴读?
而后的几十年,朝廷党争愈演愈烈,明年努尔哈赤在北方起兵,成为大明王朝最大敌人,土地兼并下农民起义,小冰河期,军队糜烂.
此间种种如何破局?
直接劝谏张居正?
张允修摇摇头。
自己年纪尚小,人微言轻,说出来的话,恐怕没什么人相信。
还有一年时间,最关键的是,让张居正看到自己的实力。
还得顾着朝堂的明争暗斗,老爹跟小皇帝微妙的关系……
张允修从抽屉夹缝里,抽出自己这些天做得计划,又重新看了一眼,随后便扔进一旁的香炉销毁。
千头万绪,终究是要脚踏实地。
这办报纸便是张允修的所有计划的第一步。
就在此刻,门外忽的传来急促脚步声。
随后是咚咚咚的敲门声。
“五少爷!五少爷!不妙啦!老爷又要寻你了!”
张允修收起桌上的稿纸。
“进来。”
一名老秀才模样的中年人推门而入,对着张允修拱拱手说道。
“少爷。”
张允修打眼一看,他认得这名中年人,乃是府上管家游七。
见他这模样,张允修就知道没啥好事说道。
“老爹又要数落我什么了?”
游七低声提醒说道:“许是少爷你办报纸事发了,老爷这会儿发脾气”
“报纸?”张允修皱起眉头。
“正是。”游七点点头说道。“而今外头士林都传扬开来,说少爷平素里不学无术,却效仿他人著书立派,这办报纸乃商贾之事,外头人议论纷纷说你实在是败坏门庭。”
张允修脸上一抽,自己还没“荒唐”,怎么名声就开始臭了?
他摆摆手说道:“这些清流官懂个屁,成天之乎者也,不会干个实事儿,我老爹怎么说?”
游七犹豫了一下说道:“老爷说你这是不务正业,说再由你这么胡闹下去,张家就要败在你手上。”
“什么玩意儿?”
张允修从椅子上跳起来,气得发毛。
“张居正这老东西如此昏聩,我不过是办个报纸罢了,怎么张家就要败在我手上了?”
自己排行老五,也没有欺男霸女,办报纸天会塌下来么?
游七吓尿了:“少少爷,慎言呐~”
当今大明朝,敢说元辅昏聩的,也就这位小少爷了。
“不单单是办报纸,少爷您难道忘记了。”
游七提醒说道。
“前几日您不是差四少爷底下的锦衣卫寻什么万年西洋老山参?
昨日你还差府上下人,去找了街上患病的百姓,到府上用刑。
还有前日,你找二少爷借了一百两的事情,也被老爷给知道了。
……
远的,您小时伴读万岁,险些让万岁落水。
还有”
“好了好了。”张允修一时间有些头皮发麻。
原主本来就是个荒唐性子。
当然,自己也不赖。
最近做的这些尝试,对于现代人理所应当,可对于古人那便荒唐了。
可他也有自己不得不干的理由啊!
万年西洋老山参,乃是张允修想要找到的红薯,照他的记忆来说,红薯应该万历年间便传入了,有这东西,老爹的改革将如虎添翼。
还有找病患做实验的事情,天可怜见,他这是想帮助张居正续命啊!不做点实验能行么?
可张允修没法跟古人解释这么多。
至于皇帝落水,跟自己有啥关系?那时候我还没穿越呢!
游七见少爷还是玩世不恭的模样,提醒说道。
“少爷您还是收收心吧,别给老爷惹祸了,他如今为了朝政的事情殚精竭虑”
张允修不悦说道:“游伯你这是哪里的话?你的意思是我不体谅孝顺老爹了?”
游七脸上露出怀疑之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