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6章 老夫也要去京城?徐阶踏雪棋盘街!  大明:爹你让开,宰辅我来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306章 老夫也要去京城?徐阶踏雪棋盘街!

海瑞成日里看着窗外的积雪发呆,枝丫上头的早梅悄然开放,可这在这寒冬之中却渐渐变得萎靡不振。

天气越发寒冷,连日来的大雪,压得那梅枝干都有些不堪重负。

“咳咳~”

黑暗之中,海瑞给自己点起了一个煤油灯,透着昏暗的灯光下,他翻阅起往日的公文来。

每每伸出手来,右手上已然发黑的伤口便醒目异常。

那孩子用上了浑身力气,甚至留下了三四个肉眼可见的空洞。

每当看到这伤口之时,海瑞便觉得心如刀绞。

这么多年以来,海瑞自诩为国为民,时时刻刻都想着平民百姓,他纵使力有不逮,可从未于心有愧。

可时至今日,往日的一切坚持,似乎都成了幻梦泡影。

他支持的西山钱庄和江南织造局,便是为了让百姓能有所生计,可转头却也令无数百姓家破人亡。

“我本以为守着个‘公’字便能够济世,却不想这天底下也有另外一群百姓,那流离失所的是百姓,可那家破人亡的却不是百姓么?

灾民是民,可那商贾、中农也该是民。”

海瑞抬起头来,房间角落里头,还有百姓们送来的万民伞,想到多年前为嘉靖皇帝上的一封《治安疏》,那时候他异常坚定和决绝。

可时至今日,海瑞每每午夜梦回,总是会听到冯二娘怨毒的咒骂,总是会听到那孩子满是仇恨的眼神。

他固然是嫉恶如仇,可对于孩子却狠不下心来。

《大诰》有言“官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

海瑞毕生奉行此理,将大诰诵读了一遍又一遍,可到了今日,他也不免对自己发出灵魂拷问。

这些日子以来,自己的坚持真的是对么?

朝廷总想着,让富家,让力田富民者,亏上一些利益,将剩余利益分给天下穷苦百姓。

开拓一个全新领域,让更加多的百姓获得全新的机会。

这便是海瑞从张允修的新学之中,所明悟出来的道理。

此理暗合“以民为本”,自然也为海瑞推崇,可如今看起来.

“难道这天下百姓,天生便是要受苦么?这天底下到底如何做,才能令我百姓不再忍受灾荒之苦,不再受贪官污吏地主豪强之压迫!

圣人!太祖高皇帝!

尔等在天有灵,能否给我海瑞答案!

这天下到底要如何治!”

不知不觉之间,海瑞竟在房间里头发起疯来,他时而癫狂大笑,时而又跪地掩面哭泣,甚至将书案上一干文书全部推倒,将自己写好的奏疏扔进火炉子里头。

“烧吧~烧吧~一切皆是无用~倒不如烧了了事~”

海瑞蹲在火炉子里头,将这些文书一封封一件件,皆是付之一炬。

外头的仆役看到这个场景,吓得顿时屁滚尿流,连忙朝着外头跑去通报。

赵睿得了消息,匆匆赶来,他推开房门,将文书一把夺了过来,连忙将海瑞搀扶起来。

“海宪台,你这又是何苦呢?”

“赵掌柜莫要拦着老夫。”海瑞红着眼睛说道。“这些东西留着也是无用,什么江南奏疏,什么治安疏,通通皆是无用之物,将他们留着碍眼,倒不如烧了了事。”

“如何能够无用!如何能够无用啊?”

赵睿急得直跺脚,几乎都要哭出来说道。

“海宪台你莫要如此,我等从前那个刚正不阿意志坚定的海青天去哪儿了?这江南诸事还等着你决断,江南百姓不也时刻盼着你帮他们主持公道。

你若是这般倒了,江南百姓又该如何?他们去哪儿找个为民做主的海青天?”

“海青天?”海瑞冷笑着说道。“汝可见过,草菅人命之青天?”

赵睿脸上僵硬住,连忙说道。

“海宪台何故如此自责,那因期货而死之商贾百姓,不过是咎由自取,与你又有何干系?江南数百个安置村子,可都得了恩泽,纷纷因织机得了生计,这难道还不够么?”

海瑞摇摇头说道:“那冯二娘之夫君也是咎由自取么?那可怜的孩子也是咎由自取么?这世间没有这般道理,我海瑞也不能以此来开脱。”

他白须不断颤抖着。

“我不怨西山,也不怨他张士元,这借贷法是个好法子,他张士元挑起江南事端,也确实是为了千万百姓。

可我便是怨自己,眼见着那些百姓困苦,却是无能为力。

此非是人力,也非是朝廷政令,此乃无解之难题也!”

海瑞的声音渐渐变得沙哑,似要将心中的不平,给彻底迸发出来。

正如他自己所言,海瑞并非是觉得,自己不能够面面俱到,也从未觉得一道政令要兼顾到所有百姓。

他只是看出了埋藏在历史之内的大势。

身处于大势之中,即便是意志坚定如王安石,八面玲珑如张居正,却也是无济于事。

现在他将希望寄托于张士元身上,可张士元之策最终也还是回到历史大势之上。

那些变得便宜的粮食会重新涨价,那些获得利益的百姓,会重新变成士绅商贾,继续欺压其余百姓。

这一切似乎皆是一个循环,乃是一个无法改变的大势。

这便是海瑞从那冯二娘身上所窥见的绝望。

眼见着海瑞已然陷入到死胡同之中,赵睿无可奈何之下,还是将今日到了的书信拿了出来。

他连忙说道:“海宪台,莫要过早下定论,张掌卫事既然有所安排,定然是有着后续谋划,您看看这里头,咱们还有所出路。”

这一封从京城而来的书信,看到内容之后,赵睿实在是不敢给海瑞看,可对方已然成了这副模样,他也不得不拿出来了。

赵睿面露尴尬之色说道:“张佥事近日前去福建、广东一带,想来便是为了此事,虽说天方夜谭了一些,可终归是一条出路。

海宪台你想想,有了粮食一切自然就是迎刃而解了。”

说着说着,他脸上发出一阵干笑。

海瑞一把夺过那封书信,不由得瞪大眼睛一字一句地看过去。

看着看着,他脸色不由得有些僵硬起来,扭过头说道。

“海外粮种?亩产超过四十石?”

这下子便连赵睿心里头也没底,他擦了擦头上的汗水,赔笑着说道。

“海宪台觉得不靠谱?”

他一拍大腿十分激动地说道。

“不靠谱他便是对了!张掌卫事出马,若是你觉得事情不靠谱,这事情便成了一半,相反您若是觉得他靠谱,这事情反倒是不会成。

海宪台你想想,若是真有亩产四十石的粮种,便一如那天工织造机一般。

粮食不用愁了,布匹不用愁了,这天底下饿不死人,冻不死人,那不就是大治之世么?”

海瑞忍俊不禁的模样,看到熟悉的张士元“书法”,甚至还配有一些插图,瞬间便清醒过来了。

他眯起眼睛说道:“这二者毫无相似之处,纺织机可改良制造,可这天下粮种穷极心思也难以求得,张士元便想着以这等神迹,去救助天下之人么?”

赵睿缩了缩脖子:“这总归是个法子”

他又指了指书信上头的内容。

“不还有其他的,正如张掌卫事所言,那交趾一地乃是盛产稻米,待到海贸之路打通,我大明便可以丝绸、瓷器换取粮食.”

“海船要几何?交趾有无粮食未可知,可成祖时期征讨交趾之祸患,尔难道不明白么?”

海瑞一拳锤在门板上,怒然说道。

“张士元简直是在胡闹!亏得老夫还将期望寄托于他!”

平心而论,真有那么一段时间,海瑞将张士元看作大明百姓的救世主了。

若非是如此,他又怎会这般坚持。

可事到如今,他眼里剩下的仅仅只有希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