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让儒学走出去!要跟西山对齐颗粒度!
“死罪可免,活罪难饶!”
顾宪成看出王衡眼神中的希冀,不免提醒着说道。
“江南世家干了太多错事,自五月以来,多少百姓失去生计流离失所?即便是恩师打算放过,可天下人岂是能够善罢甘休?”
说到这里,顾宪成又觉得自己说重了,面露尴尬之色解释说道。
“辰玉兄我可没有针对你的意思。”
“无妨。”
王衡叹息一声说道。
“不瞒叔时兄,我早已做了最坏之打算,这点倒是不算什么。”
他给对方倒上一杯粗茶,脸上很是镇定,可手里却是抖得厉害。
顾宪成看在眼里,他接过那茶壶说道。
“还是我来吧。”
一口苦涩的粗茶入喉,顾宪成打了一个激灵,呼出口浊气继续说道。
“江南一案干系重大,前日朝堂诸公对此争论不休,陛下本下了旨意诛杀首恶,可首恶乃是谁却是个问题。
若首恶乃是徐子升,由着他一力担下,那自然是皆大欢喜。”
王衡面色黯然地说道:“照着父亲大人与元美先生的性子,想来难以达成。”
他可太了解自己的老爹了,一辈子死要面子,守着那清名,你让他将罪状全然推到徐阶身上,再朝着天下人承认自己的罪状?
前者倒是可以考量,后者比杀了他还难。
“原本陷入僵局。”顾宪成面色激动地说道。“可世叔却打破了这僵局。”
“吾父?”王衡震惊莫名,他猛地起身说道。“他想通了?”
顾宪成将其重新按回椅子上,随后笑着说道。
“世叔愿意认罪了,亲自提笔以血书给陛下呈上一份供认状,眼下将功补过,想必是能够宽大处置。”
王衡长长呼出了一口气,他脑海里头浮现出先前张允修的一封回信,还有老爹王锡爵在诏狱里头暴怒的表情。
看起来.自己这位恩师比自己好像还要了解老爹?
“事情还没完。”顾宪成提醒着说道。“世叔犯得乃是谋逆大罪,按照大明律,死罪可免活罪难饶,汝父最轻也要杖责一百流放边陲,家中男子流放,女子充入教坊司。”
“这”王衡面露颓然,他心里头很是清楚,这流放也就比斩首好上一点而已,更不要说家中一干女眷充入教坊司,无疑是奇耻大辱。
他为何要躲在这外城小屋之中,不就是等着判决一下来,便悬梁自尽么?
眼下这个情况,看起来还是不免一死,可总归还是给王家留下点香火。
王衡重重呼出一口气,算是释然了。
顾宪成提醒着说道:“我却还没说完。”
王衡面露苦涩:“事关重大,叔时兄你便不要卖关子了。”
“照着常理来说是如此,可恩师从不以常理行事。”
顾宪成面色有那么一些古怪。
“本来朝堂上已然有了定论,可恩师突然跳出来,给世叔寻到了一条活路。”
王衡张大了嘴巴,可转念一想确实符合张允修的性子,不由得发出感慨。
“恩师以德报怨,学生实在是惭愧万分啊!”
说着这眼泪便要掉下来。
顾宪成脸上却没有什么笑意,提醒着说道。
“恩师自是好的,可辰玉兄也要做好准备。”
“?”
顾宪成这才无奈说道:“恩师他奇思妙想,想出个将功补过的法子。”
“什么法子?”
“恩师有意让一干江南士族,举家迁往安南、倭国等国传播儒教。”
一时间,屋子里陷入沉寂之中。
王衡整个人呆若木鸡,他嘴角不由得抽动了一下。
打死他也想不出来,张允修会提出这种法子。
他冷峻不禁地说道:“朝堂诸公会答应,陛下会答应?”
前往番邦传教,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事情,甚至都说不清楚到底是福还是祸。
一方面前往安南各国,确实保住了王锡爵一干人等的性命,女眷也不用受欺凌之苦,甚至在眼下情形之下,走出大明反倒能远离是非。
可另外一方面,安南、倭国终究是番邦,这路途千里迢迢,与流放又有何异呢?更不要说乃是异族之国,这性命能否保住也是难说。
“本来是不答应的,便连元辅先生也觉得是异想天开,可恩师说出了个所有读书人都难以拒绝的道理。”
顾宪成半是惊异半是佩服的模样。
“恩师说昔日太祖高皇帝定鼎之初,即遣使往高丽、安南,颁《大统历》与《四书集注》,彼时高丽遣使上表称‘愿奉圣教,永为藩属’,此乃是文德之功.”
“恩师还说昔日永乐年间,成祖皇帝遣三宝太监下西洋,携《四书》《五经》颁赐海外诸番,至今暹罗、满剌加仍遣子弟来国子监就学,此乃我朝文教远播之盛事”
“恩师还说如今安南叛乱已久,不服教化,民俗尚杂巫蛊;日本虽通勘合贸易,士人却依旧沾染蛮夷陋习.”
“朝廷贸然兴兵戈,必然是劳民伤财生灵涂炭,倒不如遣使往彼,传教化、正人心”
这一番言论下来,给王衡说得瞪大了眼睛,他不由得拍案而起。
“好啊!”王衡甚至将悲伤的情绪抛之脑后,“恩师所言,正当是我辈读书人毕生之抱负!”
读书人的理想抱负是什么?无非是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比起成日待在值庐处理政事,勾心斗角,还有什么比传播儒教更加能够体现“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呢?
张允修这提议看似天方夜谭,却直接掐准了读书人的心理。
可以说是大明版本的“政治正确”了。
王衡激动归激动,可回过神来,还是觉得有些不靠谱,安南还好点,倭国那可是真正的异国番邦。
这一去说得好听,可也是凶险万分。
“朝堂诸公兴奋莫名。”顾宪成面露古怪之色,“往日里对恩师口诛笔伐之清流,也都转了性子,转而开始夸赞恩师,想来朝廷诸公皆是同意了。”
他不免提醒着说道。
“辰玉兄也不必太过忧虑,不单单是有这两国,照着恩师的设想之中,天方、琉球、撒马儿罕、琉球还有南洋诸国,皆是需教化之地。
世叔戴罪立功,想来还是能够挑选的。
至少比流放边陲要好上不少。”
王衡叹息一声说道。
“叔时兄何出此言,事到如今,已然是最好的结果,我不敢再有其余奢望。”
犯下这弥天大罪,即便是皇帝有心宽恕,却也难以做到了。
一时间,王衡明白了朝廷诸公为什么会同意这么荒诞的法子。
毕竟,此番江南士族惨败。
有无数被其裹挟,蒙受亏损损失的商贾士绅,要寻王锡爵等人算。
朝廷即便不惩治他们,也会有无数恶狼虎视眈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