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给出的异常电流特徵,意味著干扰物很可能还残留在附近,或者留下了痕跡。
他的手指缓缓滑过每一根接线柱,每一段绝缘皮。
突然,他的动作停住了。
在一处铜质接线柱的螺丝根部,一根比头髮丝还细的金属丝,几乎与背景的油污融为一体。若非系统提示,肉眼极难发现。
金属丝的一端,似乎被刻意折弯,恰好能接触到旁边的另一个触点。
周围的积灰,有被人近期擦拭或拨动过的微弱痕跡。
“找到了!”王海压低了声音,带著一丝兴奋。
李卫国拿起隨身携带的小镊子,小心翼翼地將那根细小的金属丝夹起。
金属丝的材质是普通的铁铬铝合金,但表面有轻微的氧化,根据氧化层厚度和实验室的温湿度,作案时间应该就在试验开始前半小时到一小时內。
能在这个时间点,如此精准地找到这个隱蔽的接线盒,並用这种专业手法动手脚的人,全厂屈指可数。
目標范围,迅速缩小。
李建国的脸,在他脑海中清晰浮现。
李卫国没有声张,將金属丝放入一个乾净的物证袋,又从厂宣传科借来了相机,对著接线盒內部、金属丝发现的位置,以及周围环境,从不同角度拍摄了十几张照片。
他將这些物证、系统分析出的电流异常图谱(他连夜手绘简化成了普通人能看懂的波形图和数据对比表)、以及自己基於现场痕跡的逻辑推理,整理成一份条理清晰、证据確凿的报告。
这份报告,他没有通过任何中间人,而是直接敲响了调查组组长王工的房门。杨爱国厂长也被紧急请了过来。
灯光下,王组长和杨爱国並肩而坐,表情严肃地翻阅著李卫国递交的材料。
一张张照片,一份份数据,一段段逻辑严密的分析。
从异常电流到金属丝实物,从作案手法推演到嫌疑人特徵锁定。
王组长原是部队转业,搞过刑事侦查,此刻越看越是心惊。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生產事故,这是赤裸裸的、有预谋的、针对国家重点项目的恶意破坏!
而眼前这个年轻人,不仅技术过硬,心思竟然縝密到这种地步!
杨爱国看完,重重一拍桌子,怒不可遏。
“岂有此理!简直是无法无天!”
他看向李卫国的表情,除了原有的欣赏,更多了几分复杂的审视。这个年轻人,远不止是个技术天才。
王组长放下报告,抬头看著李卫国:“卫国同志,你这份报告,分量很重啊。”
“这些证据,如果属实,性质就完全变了。”
李卫国平静回应:“我以我的人格和党性担保,所有提交的物证和数据分析,全部真实有效。”
王组长与杨爱国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决断。
“杨厂长,”王组长开口,“看来,我们需要立刻调整调查方向了。”
“不仅要查设备,更要查人!”
一张无形的大网,在李卫国的推动下,正悄然向某个自以为得计的人头顶罩去。
此刻,红星轧钢厂副主任李建国的办公室里,他还哼著小曲,想像著李卫国被调查组问责,灰头土脸的狼狈模样。试验炉的意外,虽然没能造成更大的混乱,但足以让李卫国焦头烂额。
他端起茶杯,美滋滋地呷了一口。
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