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国被带走后的红星轧钢厂,空气都清新了几分。
“东风”钢的生產线上,再无莫名其妙的“意外”和“巧合”。
辅料纯度达標,备件焕然一新,工艺参数稳定。
合格的钢锭一块块下线,闪耀著令人心安的光泽。
杨爱国站在轧机旁,看著產量和质量稳步回升的报表,紧锁多日的眉头终於舒展。
刘总工拿著一块刚冷却的“东风”钢样品,用手套细细摩挲,脸上是掩不住的喜悦。
“卫国,这次,你可是立了大功!”杨爱国转向李卫国,语气中带著由衷的讚嘆。
李卫国只是平静地擦了擦额角的汗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
临危不乱,技术超群,更难得的是这份沉稳。
杨爱国心中对这个年轻人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红星轧钢厂的加急报告,连同“东风”特种钢稳定量產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鑑定书,以最快速度送达了国家相关部委和中央军工领导小组的案头。
报告中,对李卫国在项目遭遇重大危机时,如何凭藉超凡技术实力、敏锐洞察力,不仅化解事故,更一举揪出幕后黑手李建国,力挽狂澜確保国家重点军工材料研製工作重回正轨的事跡,进行了详尽的描述。
几天后,部委的电话直接打到了杨爱国的办公室。
“老杨啊!你们厂那个李卫国,是个宝贝啊!”电话那头,领导的声音洪亮,充满了讚赏,“不仅技术过硬,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有勇有谋!是个人才,是全军工战线科技人员学习的榜样!”
杨爱国握著话筒,腰杆挺得笔直,脸上放光。“是,是!卫国同志確实非常优秀!是我们厂的骄傲!”
国家级的嘉奖令和荣誉证书,如同雪片般飞向红星轧钢厂。
“授予红星轧钢厂李卫国同志『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號!”
“授予李卫国同志『军工系统技术革新標兵』荣誉称號!”
一张张烫金的证书,一项项沉甸甸的荣誉,还有一笔在当时堪称巨额的奖金,五百元整。
李卫国的名字,虽然在全国性的官方报纸上只是简略提及,称“红星厂青年工程师李某某攻克特种钢难题”,並做了相应的技术性保密处理,但在整个军工系统內部,却已是声名鹊起。
红星轧钢厂也因此获得了集体嘉奖,杨厂长和刘总工等领导,都受到了上级的口头表扬。
全厂上下,一片欢腾。
李卫国,成了红星轧钢厂当之无愧的英雄,一面闪亮的旗帜。
消息传回四合院,不亚於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听说了吗?李卫国成了全国劳模!”
“不止!还是军工系统的大功臣!报纸上都表扬了!”
“我的乖乖,那奖金得多少啊?”
院里那些曾经鄙夷他、编排他,甚至落井下石的人,如今见了李卫国,都恨不得绕道走,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许大茂远远看见李卫国,立刻缩了缩脖子,溜边儿跑了。
三大爷阎埠贵琢磨著怎么才能跟这位“大人物”攀上点关係,至少以后能沾点光。
贾张氏躲在屋里,听著外面的议论,心里又嫉又怕,再也不敢提什么抚恤金的事儿。
秦淮茹在车间里听著工友们对李卫国的讚扬和敬佩,心中五味杂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