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柱將信將疑地指挥著两个帮工,按照李卫国的图纸,重新规划了流水线,砌了保温台,焊了那个看起来很古怪的热水箱。
一周后,新的流程第一次运转。
洗、切、配,一气呵成,配好的菜整齐地码在傻柱手边。
他左手拿菜,右手下锅,顛勺,出锅,转身就把菜盆放进了热气腾腾的保温台里。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一个多余的动作。
中午开饭,工程师们惊奇地发现,今天的队伍前进得特別快。
“哎?这白菜是刚出锅的?真烫嘴!”
“这汤也是热的!舒服!”
工人们的称讚声,清晰地传到后厨。
傻柱站在灶台后,听著外面的动静,脸上是一种混杂著得意和迷惑的奇妙表情。
他確实轻鬆多了。
更让他震惊的是,月底盘点,食堂的煤炭消耗,真的比上个月少了近四分之一。
杨爱国在全厂大会上,点名表扬了后勤食堂,並且给傻柱个人,发了二十块钱的“节能降耗標兵”奖。
傻柱捏著那两张崭新的大团结,手心发烫。
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不是一个只会舞勺子的厨子。
他干的活儿,居然也和“科学”、“贡献”这些词,沾上了边。
这天深夜,【先锋一號】项目组的灯还亮著。
刘总工和几个技术员为了一个数据爭得面红耳赤。
“不对,这个公差应该再收紧零点五!”
“那对轴承的负荷太大了!”
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一股浓郁的肉香飘了进来。
傻柱拎著一个巨大的食盒,脸上的表情还有点不自然。
“李工,各位师傅,忙半天了,垫补垫补。”
他揭开食盒,里面是热气腾腾的肉丝麵,上面还臥著金黄的荷包蛋,旁边一碟小菜,是拍黄瓜。
“傻师傅?你这是?”刘总工愣住了。
“我们李工帮我拿了奖金,我请大傢伙儿吃个夜宵,应该的。”傻柱把碗筷一一摆好,眼睛却瞟向李卫国。
李卫国拿起筷子,挑起一撮面。
“手艺不错。”
傻柱嘿嘿一笑,像是得了天大的夸奖,转身又风风火火地走了。
从那天起,“傻师傅爱心夜宵”成了项目组的固定福利。
四合院里,贾张氏又在院子里阴阳怪气。
“有些人啊,当了个什么官,尾巴就翘到天上去了,连院里的人都不认了。”
她话音未落,一个身影就堵在了她面前。
“贾大妈,嘴巴放乾净点!”傻柱端著个空盆,瞪著眼,“李工是干大事的人,你再敢胡咧咧,別怪我把泔水扣你脑袋上!”
贾张氏被他这股劲头嚇了一跳,悻悻地闭上了嘴。
傻柱哼了一声,挺著胸膛,走回了自己屋。
他现在是李卫国的“非官方代言人”,谁说李工不好,就是跟他过不去。
办公室里,李卫国看著攻关组士气高涨的眾人,又看了看桌上那份食堂的能耗报告。
他不仅在技术上成了这座工厂的核心,在这些最朴素的人心里,也扎下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