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像一个造物主,在微观世界里反覆试验,寻找那唯一的真理。
终於,在一个配方模擬中,虚擬屏幕上的性能曲线,完美地贴合了理论要求。
【模擬配告成功:铬、鉬、钒……以及0.08%的未知稀有元素x。】
李卫国退出了虚擬实验室,睁开眼,眼中是掩饰不住的疲惫。
他找到了配方,但也找到了一个更大的难题。
这个“稀有元素x”,他查遍了现有的所有资料,国內几乎没有任何提炼和使用的记录。
凭空变出一种稀有金属?
这比自己炼钢还要天方夜谭。
【材料成分逆向分析模块,启动。】
李卫国將意识集中到全国的矿產资源分布图上。
系统开始疯狂扫描和匹配资料库。
【匹配中……】
【目標锁定:城西,废弃钨矿。】
【矿物成分分析:钨矿伴生矿渣中,检测到目標元素x的氧化物,含量约为0.3%。】
找到了!
李卫国再次敲响了杨爱国的办公室大门。
杨爱国看到他,头都大了。
“炉子修好了?”
“快了。”李卫国將一张地图铺在他的办公桌上,“厂长,我有个想法,可能有点……异想天开。”
“你哪个想法不是异想天开?”杨爱国没好气地递给他一杯热水。
“我最近在翻一些旧的苏联技术资料,里面提到一种理论。”李卫国指著地图上的一个点,“城西那座废弃的钨矿,资料上说,它的伴生矿渣里,可能含有一种非常特殊的金属元素。”
杨爱国的眉头皱了起来。
“什么元素?”
“没有名字。”李卫国摇了摇头,表情严肃,“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推测。说这种元素可以极大地增强钢材的抗疲劳性和高温硬度,是製造高速轴承的理想添加剂。”
他顿了顿,拋出了自己的核心目的。
“我想派人去那里考察一下,拉几车矿渣回来。这叫废物利用,就算找不到,我们也没什么损失。可万一找到了……”
杨爱国死死地盯著他。
又是这种感觉。
一种近乎预言般的自信。
上次是“东风”钢,这次是废矿渣里的“未知元素”。
这听起来太荒谬了。
“卫国,你老实告诉我,你这些想法,到底是从哪来的?”
“从解决问题的需求里来的。”李卫国坦然地迎著他的目光,“厂长,我们没有退路了。任何一丝可能性,我们都得去试。”
办公室里,只剩下两人沉重的呼吸声。
许久,杨爱国才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空白的派车单,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考察队的人,你自己挑。我只要结果。”
三天后。
一辆解放卡车,满载著灰黑色的矿渣,在夕阳下开回了轧钢厂。
考察队长老王,兴奋地衝进杨爱国的办公室,手里还捧著一块拳头大的石头。
“厂长!找到了!真的找到了!”
杨爱国看著那块平平无奇的石头,又看了看隨后进来的李卫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老王把一份手写的报告放在桌上。
“我们请矿上的老师傅做了初步的提纯,李工给的那个土办法真神了!就用酸洗和沉淀,提出来的东西……虽然不多,但检验科的同志说,是一种全新的金属元素!”
杨爱国拿起那份报告,手微微有些颤抖。
他感觉自己不是在看一份考察报告,而是在见证一个奇蹟。
李卫国站在一旁,表情平静。
只有他自己清楚,这不是什么直觉或运气。
而是【材料分析模块】对数据的绝对掌控,和自己精心设计的一场“合理”探索。
他成功地,用一堆在別人眼里的废渣,为自己撬来了铸造工业基石的关键。
杨爱国放下报告,看向李卫国。
“你需要什么,直接跟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