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爱国的办公室里,菸灰缸已经满了。
李卫国平静地站在办公桌前,像是在陈述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
“自己做轴承,从炼钢开始。”
杨爱国把菸头摁进满满的菸灰里,发出滋啦一声轻响。他抬起头,眼睛里布满了血丝。
“李卫国,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我知道。这是唯一能让【先锋一號】活过来的办法。”
“这是在向整个基础工业宣战!你凭什么?就凭你解决了一个『东风』钢?”杨爱国的手指敲著桌面,一下,又一下,像是在敲打李卫国的神经。
李卫国的意识深处,一行金色的字体无声亮起。
【主线任务“工业强国”已触发子任务二:“滚动基石”之初探。】
【任务已接受。】
他心中再无动摇。
“厂长,『东风』钢的成功不是侥倖。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和当初一样。等、靠、要,都解决不了问题。只有我们自己动手。”
“动手?拿什么动手?”杨爱国站了起来,在狭小的办公室內踱步,“炼钢炉呢?技术员呢?配方呢?这些东西能从天上掉下来?”
【叮!】
【“滚动基石”科技树已点亮分支:高纯度轴承钢冶炼技术(初级)】
李卫国感觉自己的脑海里,瞬间涌入了海量的基础数据和理论框架,那是一条清晰可见的技术路径。
“厂长,我需要您批准,成立一个临时的『特种钢冶炼小组』。”李卫国不理会他的质问,直接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我还要一座小型试验炉。”
杨爱国停下脚步,转过身,死死地盯著他。
这个年轻人,不是在请求,而是在通知。
他的脸上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仿佛那座试验炉,那些技术,那份配方,已经存在於他的脑子里。
这种绝对的自信,让杨爱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也让他想起了当初李卫国提出“东风”钢方案时的情景。
一模一样。
“厂里没有閒置的试验炉。”杨爱国坐回椅子上,身体向后靠去。
“三车间后面,有一座废弃的50公斤级小型电弧炉。”李卫国立刻接话,他早就做好了功课。
杨爱国眼皮跳了一下。
“那座炉子停了快五年了,连耐火砖都裂了,修起来比买个新的还费劲。”
“我来修。”李卫国斩钉截铁。
“好。”杨爱国猛地一拍桌子,“我批给你!小组的人,你自己去攻关组里挑。但是,我丑话说在前面,项目经费就那么多,我一分钱都不会多给你。你要炼钢,就从你【先锋一號】的预算里抠!”
他这是在设下一道坎。
修炉子的钱,找材料的钱,试验的钱,全都要李卫国自己想办法。
“谢谢厂长。”
李卫国转身就走,没有半句废话。
杨爱国看著他的背影,拿起桌上的茶缸,才发现里面的水早就凉透了。
这个小子,要么是个疯子,要么……就是个能把所有人都逼疯的天才。
接下来的几天,李卫国几乎住在了那座废弃的电弧炉旁边。
他带著几个精挑细选出来的老师傅,清理、测绘、拆解、修復。
而在夜深人静时,他的意识则沉浸在另一个世界。
【虚擬工业实验室,启动。】
他的眼前不再是锈跡斑斑的炉体,而是一个无限延伸的纯白空间。
无数化学元素符號和物理参数在他面前飞速流转、重组。
【模擬配方一:高碳铬轴承钢gcr15。】
【熔炼模擬开始……冷却……晶相分析……】
【结果:硬度达標,韧性不足,抗疲劳极限低於理论值37%。失败。】
虚擬空间中,刚刚成型的钢材模型瞬间化为齏粉。
【模擬配方二:加入硅、锰元素……】
【结果:韧性提升,但硬度下降。失败。】
【模擬配方三……】
【模擬配方一百七十二……】
上万次的“虚擬试错”,在现实中可能需要数十年和一座金山才能完成。
而在李卫国的脑內,这一切只消耗著他的精神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