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著,不同尺寸的前风扇,不同级数的低压涡轮,不同构型的喷口,像一个个可以隨时替换的“插件”,被系统调取出来。
【方案一:高推重比战斗机型。匹配三级风扇,单级低压涡轮……仿真推力提升35%,油耗增加18%。】
【方案二:高涵道比运输机型。匹配单级大尺寸风扇,四级低压涡轮……仿真油耗降低22%,推力维持基准。】
【方案三:……】
无数种组合在虚擬空间中生成、测试、优化。
最终,一个以“统一核心机”为基础,衍生出五种不同型號发动机的完整“崑崙家族”设计方案,在亿万次数据流的冲刷下,完美成型。
【经测算,全系列发动机零件通用率可达78%。】
成了。
在將这份足以顛覆整个航空发动机设计理念的方案公之於眾前,李卫国走进了实体实验室。他需要確认另一件事。
深夜,李卫国独自一人,在实验室里检查著新提炼出的金属样本。
【系统检测到微量放射性元素——釷-232,当前浓度不影响材料性能。】
一行微弱的提示,在系统界面一角闪烁。
这批金属的“血液”里,混进了一丝不属於这个时代的力量。它暂时无害,却像一颗定时炸弹,预示著一个全新的、更加危险的领域。
【主线任务:工业血脉,已完美完成。】
【任务奖励:解锁完整科技树——【矿產勘探与提炼】。】
【系统提示:批量生產问题已解决,下一阶段核心攻关目標——“崑崙”发动机型號系列化开发。】
李卫国的手指,轻轻拂过那份写著“釷-232”的分析报告。
……
当李卫国將那套厚达一尺、包含了五个型號发动机、却共享著同一个核心机的设计图纸和仿真报告,铺在会议桌上时,钱秉穹和孙德海彻底失去了思考能力。
“这……这不可能!”钱秉穹拿起一份图纸,手都在抖,“零件通用率……78%?你怎么做到的?”
“模块化设计。”李卫国只说了四个字。
孙德海死死地盯著那份成本与后勤分析报告,脸上的血色一点点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度的亢奋。“如果……如果这份报告是真的,我们不仅不需要增加三条生產线,甚至可以在现有生產线的基础上,把效率再提高一倍!”
“按图施工。”李卫国平静地看著他们。
整个会议室,死一般的寂静。
许大茂正趴在会议室门外偷听,听到里面半天没动静,以为李卫国又被批得狗血淋头,正准备溜回车间添油加醋地广播一番。
会议室的门突然开了。
厂长杨爱国陪著几位军方代表走了出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带著一种混杂著震惊和狂喜的复杂表情。
一位军方首长停下脚步,紧紧握住李卫国的手。
“李工!你的『模块化发动机家族』方案,军委原则上通过了!这不只是解决了我们当前的问题,这是为我们国家未来五十年的航空动力,都指明了方向!”
许大茂僵在原地,感觉自己像个透明的傻子。
一个车间主任路过,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小许,听见没?李工又给咱们国家指明方向了。你呢?
准备给咱们厂的厕所,指明一下打扫方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