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章 签到电影院:音符铸金身  四合院之修真签到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许大茂的举报风波如同一场夏日的雷阵雨,来得猛去得快,却也让四合院的空气里多了几分沉闷的警惕。停职反省的处罚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许大茂脸上,让他缩在中院自家屋里,眼神阴鷙得像淬了毒的蛇,连那辆宝贝自行车都蒙上了一层灰。院里人看杨家的眼神也复杂起来,有同情,有忌惮,更少不了贾张氏那种“看你们还能得意几天”的幸灾乐祸。

杨爱国腰板挺得更直,保卫科的工作一丝不苟,用行动证明清白。穆青则更加谨慎,连给囡囡吃块水果都避著人。杨不凡看在眼里,明白这场风波虽然平息,但无形的压力依然笼罩著这个小家。他需要做点什么,为家里筑起一道更坚固的“防火墙”。

机会,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到来。周日,厂工会组织职工及家属观看新上映的国產故事片《上甘岭》。杨爱国作为骨干,分到了几张票。在这个娱乐匱乏的年代,看电影是顶顶重要的大事。

“看电影咯!看电影咯!”囡囡得知消息,兴奋得像只小麻雀,围著一家三口打转,小辫子甩来甩去。穆青脸上也难得露出轻鬆的笑意,特意翻出压在箱底的碎衬衫换上。杨爱国则仔细擦亮了那枚“先进工作者”的奖章,郑重地別在胸前。

红星电影院门口人声鼎沸,空气中瀰漫著爆米(奢侈物,多数人只能闻闻)和汗水混合的气息。巨大的海报上,志愿军战士英勇衝锋的画面极具衝击力。杨不凡牵著囡囡的手,感受著这属於五十年代特有的、带著革命激情的喧囂。他目光扫过售票窗口排起的长龙,扫过拿著小旗维持秩序的工纠队员,最后落在电影院那颇具时代特色的、贴著巨大红五星的大门上。

『系统,签到!』他心中默念。电影院,尤其是这个年代放映革命影片的影院,承载著无数人的精神寄託和时代烙印,绝对够特殊!

叮!签到成功!地点:红星电影院(革命影片《上甘岭》放映中)。首次签到特殊地点,奖励品质提升!获得:1. 观影沉浸式体验卡(一次性):使用后,意识將深度沉浸於当前观影內容,五感体验极度真实,思维高度活跃,记忆与分析能力大幅提升。持续时间:单部影片。

2. 初级幻术(碎片)x1:蕴含基础幻术原理的残缺玉简。集齐碎片可习得初级幻术“迷魂引”(需炼气期灵力驱动),可短暂干扰目標感知,製造微小幻象。

沉浸式体验卡?初级幻术碎片?杨不凡心中一动。前者对於他这个需要汲取时代信息的穿越者来说,简直是神器!后者更是未来“智斗”的潜在利器。

隨著人流涌进放映厅,灯光暗下,银幕亮起。激烈的战斗场面、坑道里艰苦卓绝的坚守、战士们面对牺牲的英勇无畏……黑白的光影衝击著每个人的心灵。杨爱国看得拳头紧握,呼吸粗重,穆青偷偷抹著眼泪。囡囡一开始还瞪大眼睛,很快就在炮火轰鸣中缩进母亲怀里睡著了。

杨不凡悄然使用了观影沉浸式体验卡,瞬间,世界变了!他仿佛被瞬间拉入银幕之中!不再是旁观者,而是成为了坑道里的一名战士!硝烟刺鼻的气味真实地灌入鼻腔,泥土的腥味混合著血腥味!耳边是子弹尖锐的呼啸、炮弹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连脚下的地面都在真实的颤抖!他看到战友们乾裂的嘴唇,看到他们传递一个苹果时眼中闪动的光芒,看到卫生员王兰在炮火中穿梭的瘦弱身影……每一个细节都纤毫毕现,每一种情感都如同海啸般衝击著他的灵魂!

更奇妙的是,在这种极致的沉浸中,他的大脑如同超频运转的计算机!影片中那首后来成为经典的插曲旋律,原本只是背景音,此刻却如同烙印般清晰地刻入他的意识!歌词的每一个字,旋律的每一个转折,演唱者郭兰英老师那饱含深情的嗓音……都被无限放大、拆解、分析!同时,他前世记忆深处,另一首同样雄浑壮阔、歌颂祖国与英雄的歌曲旋律——《英雄讚歌》——也被这浓烈的氛围瞬间唤醒!

两首歌的旋律片段、歌词意象,如同被投入熔炉的矿石,在他高度活跃的思维中疯狂碰撞、交融!《我的祖国》那如诗如画、饱含深情的对故土家园的眷恋,《英雄讚歌》那直抒胸臆、气吞山河的对英雄气概的礼讚……它们的精神內核是如此契合!一个如潺潺溪流,一个如奔腾江河,最终都匯入对这片土地和保卫她的人民最深沉的爱!

沉浸式体验结束,灯光亮起。杨不凡坐在座位上,胸膛剧烈起伏,眼眶微红。他闭著眼,脑海中两首歌的完整旋律和歌词已臻於完美。这不再是简单的“搬运”,而是在极致情感体验和超越时代视野下,一次灵魂的共鸣与再创作!这两首歌,提前诞生了!

“哥,你怎么哭了?”囡囡揉著惺忪的睡眼,好奇地戳了戳杨不凡的脸颊。

“没哭,是灰眯眼了。”杨不凡笑著揉了揉妹妹的头,眼神却异常明亮。他看著父母还沉浸在影片带来的震撼与感动中,一个计划瞬间成型。

几天后,红星轧钢厂工会组织了一场小型的“忆苦思甜,歌颂英雄”职工文艺匯演。车间、科室都有人报名,多是诗朗诵、快板、合唱革命歌曲。傻柱也凑热闹,扯著破锣嗓子吼了一首《打靶归来》,贏得一片善意的鬨笑。

轮到杨爱国一家上场时,场面有些特別。杨爱国穿著洗得发白的工装,身姿挺拔如松。穆青穿著那件碎衬衫,略显紧张但目光坚定。杨不凡抱著从厂子弟小学借来的老旧手风琴,神情平静。最吸引人的是杨囡囡,穿著那身蓝小褂,被哥哥牵著小手,大眼睛好奇地看著台下。

“我们一家,带来一首…新歌。”杨不凡的声音通过简陋的麦克风传开,带著少年人特有的清朗,“献给伟大的祖国,献给最可爱的人!”

台下有些骚动,新歌?手风琴悠扬的前奏响起,带著一种不同於当下常见革命歌曲的、更加抒情而辽阔的韵味。杨不凡的手指在琴键上滑动,目光望向父母。

杨爱国深吸一口气,他从未在这么多人面前唱过歌,但此刻,儿子的目光和那熟悉的旋律(沉浸体验后杨不凡在家“练习”过),让他胸中涌起一股豪情。他用略带沙哑却充满力量的嗓音唱出了第一段: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號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朴实无华的歌词,描绘出祖国山河的壮美画卷。杨爱国的声音並不华丽,却带著劳动人民特有的厚重与真挚,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心。台下安静下来。

穆青接著唱第二段,她的声音柔和清亮,带著女性特有的细腻深情:

“姑娘好像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闢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歌声中,仿佛能看到无数青年男女投身建设祖国的火热场景。穆青的紧张消失了,眼中闪烁著自豪的光芒。

当副歌部分到来,杨不凡的手风琴节奏陡然变得激昂有力,一家四口齐声合唱,连囡囡都跟著哥哥的调子,奶声奶气地用力唱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