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车间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机器运转的轰鸣。
老师傅张大了嘴,厚眼镜片后的眼睛瞪得溜圆!他猛地凑近图纸,死死盯著杨不凡指出的那个位置,手指无意识地比划著名。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技工,他瞬间就明白了杨不凡指出的问题有多关键!石垫片的“冷流”特性,確实是他们之前忽略的隱患!而那个“o”型圈加凹槽的方案,简单、可行、成本低,简直是神来之笔!
技术科的几个年轻技术员更是满脸震惊!他们刚才只觉得老师傅的方案完美无缺,根本没看出这个潜在缺陷!这个保卫科长的儿子…懂机械?还懂这么细?!
厂领导眼睛亮了,看向杨不凡的眼神充满了惊喜和探究。
“好!好小子!”老师傅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得满脸通红,之前的些许不悦烟消云散,“一语惊醒梦中人啊!这隱患我们还真没考虑到!『o』型圈加凹槽…妙!太妙了!简单实用!小同志,你叫什么名字?在哪上学?有没有兴趣来我们技术科打打下手?”
面对突如其来的讚誉和邀请,杨不凡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受宠若惊”和少年人的靦腆:“我叫杨不凡,在子弟中学上高中。就是平时喜欢翻翻我爸带回来的技术杂誌和手册,瞎琢磨的,让师傅您见笑了。”他巧妙地將自己的“学识”归功於父亲的“薰陶”和自学。
杨爱国在一旁,先是惊愕,隨即一股巨大的、难以言喻的自豪感涌上心头!儿子不仅“能打”,还懂技术!这比他考一百分还让他脸上有光!他挺直了腰板,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
交流会结束后,杨不凡婉拒了技术科老师傅让他去车间“现场指导”的邀请(他需要低调),但在离开前,他“不经意”地在一个角落,捡到了一张被丟弃的、画满潦草修改痕跡的旧图纸。没人注意到,当他手指拂过图纸上某个复杂的传动结构时,一缕极其微弱的神识之力,如同最精密的探针,无声无息地渗透进旁边一台正在检修的齿轮箱外壳缝隙中。
剎那间,齿轮箱內部的结构、磨损的齿轮嚙合面、有些乾涸的润滑油膜…所有细节如同高清三维图像,瞬间反馈回他的识海!比任何x光或內窥镜都要清晰直观!这是炼体初期带来的五感强化与微弱神识结合后的“內视”能力!
『神识入微…窥探机械內部…』杨不凡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一个前所未有的想法如同闪电般劈开迷雾!
修真带来的超强感知和精准控制力(灵力微控),与现代机械原理结合,会產生什么?
不需要超越时代的材料和能源,仅仅是利用神识精准定位故障、用灵力微控进行超精密修復或调整…就能在这个年代,创造出近乎“神技”的维修效果!提升设备效率,减少停机时间,创造巨大价值!更重要的是,这种结合,隱蔽而高效,完全符合“闷声发大財”和“稳当”的原则!
他不动声色地將那张旧图纸揣进怀里(上面有他感兴趣的结构),跟著父亲离开了喧囂的车间。
晚上,杨家小屋里瀰漫著温馨的饭菜香。穆青听丈夫眉飞色舞地讲述儿子在厂里如何“一鸣惊人”,惊得差点把菜炒糊了。
“真的?不凡,你真懂那些机器?”穆青围著围裙,拿著锅铲,一脸难以置信地看著儿子。
杨不凡挠挠头,笑得有些“不好意思”:“妈,就是瞎琢磨,看了点书。碰巧蒙对了。”
“瞎琢磨能琢磨到让技术科老师傅抢人?”杨爱国哈哈笑著,用力拍了下儿子的肩膀,满眼都是骄傲,“好小子!比你爸强!以后肯定有出息!”
囡囡听不懂大人在说什么,但感觉到哥哥被表扬了,也拍著小手:“哥哥棒!哥哥棒!”
杨不凡笑著抱起妹妹,感受著家庭的温暖,心思却已飘远。他坐在书桌前,摊开那张从车间“捡”回来的旧图纸,旁边放著笔记本。昏黄的灯光下,他运转《基础吐纳诀》,一丝微弱的灵力縈绕指尖,让他的精神高度集中。
他拿起铅笔,目光锐利如鹰隼。图纸上那个传动结构在他眼中被无限分解、重构。结合“初级机械精通”赋予他的扎实时代基础,以及那超越时代的宏观视野和微观洞察力(神识雏形),笔尖在纸上流畅地滑动起来。
不再是天马行空的超前设计,而是在现有框架下,对结构进行最优化、对材料进行最合理分配、对工艺进行最高效安排的…改良!
线条更简洁,受力更合理,冗余被剔除,关键节点被强化…每一笔落下,都如同最精密的工具机在切削,带著一种理性与力量交融的美感。偶尔,他指尖会掠过图纸,一丝微弱到无法察觉的灵力波动拂过纸面,仿佛在进行著某种无形的“校验”。
穆青端著洗好的水果进来,看到儿子伏案疾书、神情专注的侧影,以及图纸上那些她完全看不懂却感觉异常“顺眼”的线条,眼神温柔而复杂。儿子…好像真的不一样了。
窗外,四合院沉入寂静的夜色。杨不凡的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如同春蚕食叶。
修真与科技的火,在五十年代的四合院里,在一个十八岁少年的笔下和心中,悄然碰撞,孕育著改变未来的可能。聋老太太的窗户依旧黑洞洞的,但杨不凡知道,自己正走在一条更隱蔽、也更坚实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