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四章风起青萍,不动如山  四合院之修真签到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六五年的寒冬似乎格外漫长,好不容易熬到六六年初春,料峭的寒意未散,一股无形的、带著压抑和躁动的“风”,却已在四九城的街头巷尾悄然颳起。报纸上的调子开始变化,广播里的声音愈发激昂,厂里、街道、乃至小小的四合院,空气都仿佛绷紧了一根弦。

杨家东厢房內,气氛却相对沉静。晚饭后,杨不凡没有像往常一样钻进静室,而是罕见地坐在父母和妻子身边。昏黄的灯光下,他神色平静,眼神却带著一种洞悉世事的深邃。

“爸,妈,曦月,”杨不凡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家人耳中,“最近外头的风声,你们也听到了吧?”

杨爱国放下手里的搪瓷缸,眉头习惯性地锁紧:“嗯,厂里开了几次会,强调思想学习,保卫科的任务也重了。怎么,你听到什么了?”作为保卫处副处长,他对风向变化更为敏感,只是这变化的方向和烈度,让他本能地感到一丝不安。

穆青也放下针线活儿,脸上带著忧虑:“可不是嘛,街道办也来动员了,说要『除旧布新』,搞什么『新气象』。我瞅著后院老李家,就因为家里供了个观音像,被几个小年轻堵著门说道了半天……”

沈曦月抱著刚睡著的女儿杨暖暖,丹凤眼微眯,透著她猎户出身特有的警觉:“不凡,这风……不太对劲?我感觉胡同口那些半大小子,看人的眼神都跟以前不一样了。”

杨不凡点点头,目光扫过家人:“这风,怕是要刮一阵子,而且会越来越大。咱们家,得提前做些准备。”

杨不凡的优势,在於他不仅是筑基期的修士,更是一个拥有未来几十年歷史视野的“先知”。

他首先加固自己的核心价值。“爸,我参与的那个新型轧辊轴承项目,部里催得很紧,下周我得带技术科的人封闭攻关一段时间。”这是实情,也是他刻意爭取的。在国家急需技术突破的当口,一个能解决关键难题的技术骨干,本身就是一层无形的保护。他將自己更深地嵌入“不可或缺”的位置。

爸,您那边压力肯定大。原则要坚持,但处理具体事情,尤其是院里邻居的,能不能……稍微『模糊』一点?”杨不凡看向父亲,“比如三大爷家那些旧书,如果没人举报,就当没看见?真要有人问起,就说『暂时保管,待审查』?”他深知父亲的原则性,但更知道在风暴中,过於刚直容易折断。他引导父亲利用职务规则,留出缓衝余地,避免成为某些人急於表现的目標,也避免在院內激化矛盾。

妈,家里那些稍微『扎眼』的东西,像姥爷留下的那对细瓷碗,还有您收著的几块好料子,我找个绝对稳妥的地方『寄存』起来,等风头过了再说。”他利用系统空间,轻鬆解决了这个时代最让人头疼的“藏东西”问题。

“咱们家这段时间,吃穿用度,儘量往『朴素』靠拢。食堂的窝头咸菜,该打就打。曦月,暖暖的奶粉……也先收一收,换成米糊。”杨不凡沉声道。虽然家里有系统物资和符籙丹药打底,但表面的文章必须做足。他深知“不患寡而患不均”,杨家的“好日子”在平时是羡慕,在此时就可能成为靶子。

小囡囡正趴在桌上画画,画的是哥哥给她的小兔子(启灵丹)。“囡囡,”杨不凡摸摸妹妹的头,“以后在学校,老师同学要是问你咱们家吃什么、穿什么,你就说『跟大家都一样呀,窝窝头,棒子麵粥』,记住了吗?还有,小兔子是咱们的秘密,不能告诉別人哦。”囡囡似懂非懂,但“秘密”二字她记得最牢,用力点头:“嗯!囡囡不说!秘密!”

这才是杨不凡最大的倚仗。筑基期的神识,如同一个覆盖整个四合院及周边胡同的精密雷达。谁家深夜来了不速之客,谁在角落里散布流言,谁的眼神带著不怀好意的窥探……都清晰地映照在他的“心湖”之中。

当神识捕捉到前院阎埠贵被街道积极分子缠住,要求“主动交代”家里是否有“四旧”时,杨不凡立刻让穆青“无意中”提起三大爷家那点旧书早就当废纸卖了餬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