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车间里,王小利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眼角掛著没擦乾净的眼屎,姍姍来迟。
他晃悠到陈阳身边,嘴里那根草棍换成了牙籤,慢悠悠地剔著牙,一副昨晚没睡醒的模样。
“陈工,一大早就对著这堆废铁发呆呢?”他斜眼瞥著陈阳,语气里带著几分紈絝子弟特有的嘲弄,“这玩意儿比我奶奶的年纪都大,我看啊,不如直接报废,熔了还能给厂里多打几把锄头。”
这是他上工的第二天,迟到了整整一个小时。昨天下午,更是提前两个小时就溜得没影了。
陈阳头也没回,依旧在用一块乾净的布,仔细擦拭著仪錶盘上的灰尘。
“急什么,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陈阳的声音很平淡,听不出喜怒。
王小利撇撇嘴,觉得一拳打在了上,很没劲。
他仗著舅舅是李副厂长,在厂里横著走惯了,最擅长的就是给人下绊子、穿小鞋。可眼前这个陈阳,不接招,不发火,让他一身的本事没处使。
“得嘞,您是总工程师,您说了算。”
王小利找了个木箱子一屁股坐下,翘起二郎腿,“您忙著,我给您把风。有啥体力活儿,比如搬个东西、递个扳手的,您招呼一声。”
言下之意,动脑子的事別找我,我就是来看戏的。
陈阳终於停下了手里的活,转过身来。他没有像王小利预想的那样发怒,反而脸上露出了一丝和煦的笑容,看得王小利心里直发毛。
“小王同志,你说得对,你是来跟我学习先进技术的。光看可不行,得理论结合实际。”陈阳说著,从自己的工具包里拿出了一本书。
那本书厚得像一块城墙砖,泛黄的封面上印著一行俄文和几个翻译过来的大字——《机械原理与公差配合》。
王小利脸上的悠哉表情瞬间凝固了。
“你舅舅把你派过来,是对你的器重,也是对我的支持。我不能耽误了你的前途。”陈阳把那本“砖头”塞进王小利怀里,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这样,你先把这本书通读一遍,今天下班前,给我写一篇三千字的读后感。咱们搞技术的,理论基础一定要扎实。”
“啥玩意儿?三……三千字?”王小利抱著那本书,感觉比抱了个铅球还沉,舌头都捋不直了,“陈工,我……我就是个粗人,大字不识几个,您这不是为难我吗?”
“不懂才要学嘛。”陈阳笑得更灿烂了,“你要是觉得有困难,也没关係。我亲自去跟李副厂长匯报一下,就说你学习態度非常端正,就是基础有点薄弱,我想申请让你脱產去夜校进修两年,先把初中知识补一补。我相信,李副厂长为了培养你这个人才,肯定会大力支持的!”
王小利一听这话,冷汗都下来了。去夜校?那还不如杀了他!他来这儿是当大爷的,可不是来读书的。
真要被陈阳捅到舅舅那儿,说他“学习態度不端正”,回去少不了一顿臭骂。
他看著陈阳那张人畜无害的笑脸。这小子,蔫儿坏啊!
“別啊陈工!”王小利连忙换上一副諂媚的笑脸,把书抱得紧紧的,“我学!我肯定好好学!您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这就对了。”陈阳满意地点点头,隨即又指了指旁边的一张桌子,“光读书也枯燥。这样,项目所有的领料单、工具借用登记、会议记录、工作日誌,这些文书工作,以后就都交给你了。这也是项目管理的重要一环,能锻炼你的统筹能力。”
他顿了顿,补充了一句:“记住,每一张单子,每一个记录,都必须有你的亲笔签名確认。出了差错,我可要找你负责的。”
王小利彻底傻眼了。他哪干过这个?可看著陈阳那不容置疑的眼神,他只能哭丧著脸,像个受气的小媳妇一样,抱著那本大部头和一沓表格,坐到了角落的桌子旁。
从此,二號车间出现了一道奇特的风景线。
陈阳每天围著那台巨大的磨床敲敲打打,测绘研究。而王小利则被淹没在无穷无尽的表格和那本天书里,抓耳挠腮,叫苦不叠。他成了陈阳专属的“移动记录仪”。
“小王,去仓库领十公斤45號钢。”
半小时后,王小利吭哧吭哧地拖回来一袋子圆钢。
陈阳用卡尺一量,眉头一皱:“型號不对,这是普通a3钢。记下来,『某年某月某日,申领45號钢,仓库错发a3钢,导致关键零件无法加工,项目进度延误一天』。签上你的名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