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说,那些抵抗工作组的小村子跟周家村没什么关係。
但实际上,谁家还没几个亲戚在別的村上。
閒话传来传去,有人羡慕周家村的改变,也有些人,居心不良,故意暗戳戳使坏的。
这就让周远家门口又热闹起来了。
也不是別的,周远的娘舅秦老蔫又来了。
这倒是在周远预料之中,
只要鸭场建设一动,周边几个村子肯定都能知道。
而周老四成为养鸭场第一个僱佣的工人,也就是瞒不住的事了。
其实秦老蔫夫妇早就知道了。
之所以今天过来,也就因为周老四今天不在家。
聪明的人,不一定坏心眼。
但坏心眼的人,一定是有点小聪明。
秦老蔫夫妇在家可听说了不少閒话,说他姐夫周老四因为有手艺,被工作组选中了。
每年给周家发好几百斤大米,油盐酱醋,衣服,都是公家包的。
这让秦老蔫能不眼红?
但他也知道,周老四可能不太待见他。
在解放前林怀瑾家还在青石镇的时候,他跟著周老四替林怀瑾家放鸭,就因为偷奸耍滑,差点被周老四揍过。
当时一放就是大几百只上千的鸭子,自然不会只有周老四跟秦老蔫两个,还有其他人。甚至还有林家的家生子,也就是从小在林家长大的家丁,跟著后面监工。
秦老蔫一偷懒,別人自然有閒话。
周老四那个时候,要不是看著岳父岳母的面子,早就把秦老蔫赶回家了。
其实秦老蔫对著周家处处不忿,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就开始了。
只不过这种事上面就是如此,但凡发脾气的,都不会记在心里。
反而是做错了事情,被骂的,却是能记著一辈子。
至於是记在心里,以后不再犯,还是记恨那个骂他的人,那就得看这个人本心如何了。
反正秦老蔫原来嘴巴说的,都是他姐夫是为了他好。
心里如何想的,看看现在两家的关係就知道了。
这个年头的供给制,其实是按照部队里来的,也就是原来的小灶,中灶,大灶。
级別不用细说,肯定是级別越大,那供应也就越多。
事情的重点有两个,一个是像是解放前就在工作岗位上的,可以选择供给制,也可以选择拿工资。
像是周老四这样的,其实工作组也是给了他选择的机会。
但周老四就认准了一点,给他发钱,那还不知道能买到多少东西呢。
像是解放前,拎著一捆金圆券换不到一斤鸡蛋的日子,又不是没有过。
这个上面,周老四是选择了要东西。
所以他的工资,是按照大灶低一级发的。
毕竟他现在算是临时工嘛。
要是想著做正式工,那就得把工作组发给周家的口粮田全部交回去。
再一个重点,也就是不论哪个级別,粮食都是固定的,小灶,中灶,大灶,南方干部一律45斤大米。
当然这个上面肯定按照地区的生活水平有波动,像是有些地方发的就是粗粮为主,大米很少,那份量也会出现变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