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章 算术  首辅的科举之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吴夫子的教学不似李夫子,由於每个学生进度不同,所以他基本只会讲一些方法,然后学生有问题,可以单独问他。

这种教学比较適合现在的许行丰,而且吴夫子有秀才功名,在知识层面明显比李夫子厉害一些。

吴夫子是每两日讲时务策,第一日是会讲解一篇时务策,第二日是针对第一日留下的课业,逐个点评。

许行丰现在写时务策还是过於生涩了,光是將白话文转化为文言文形式,便颇为费力。

“文藻过於白话,不过观点尚可。”

许行丰第一日的课业得了吴夫子这样的评价,许行丰也是惭愧。

吴夫子倒是没有过於苛责,但许行丰在之后每日中午课间时间,都同曾睿然两人去了书房。

吴夫子这儿的书房显然是极受欢迎的,时务策合集更是甲班乙班学生之间最为抢手的,幸好它分为了十册,不然还不一定能抢到手。

由於书房的书是不能外带的,许行丰还是为了方便,和曾睿然两人,每日两人分工抄写时务策,两人用了接近一月,这才將时务策给抄写完。

算术课应该算是大部分学子头疼的了,背书做文章了得的甲班乙班学子,大多都害怕算术。

作为现代人的许行丰却是最喜欢上算术课,吴夫子在上第二次课,便发现了这一点。

吴夫子他相较於四书五经来说,也觉得算术是让人头疼的,在前朝科举考试里是没有算术的,但到了大南朝,开国皇帝便改了制度,將算术併入科举考试当中。

尤其是在童生试里面,算术要单独考一整天,占的比例极大,所以吴秀才当初为了考取功名,是在算术里吃了大苦头的,甚至第一次童生试落榜都是因为算术。

许行丰每次一到算术课,便觉得整个人都通体舒畅了,不用背书,不用咬文嚼字造文言文,算术题目最难的也不过后世的初中水平,做起来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吴夫子出於对算术的敬畏,第三次上课便將许行丰拉到了竹帘后边,出了三道题,想要看看许行丰算术水平。

许行丰看了看夫子写在纸上的三道题,立马就出了答案。

第一道是鸡兔同笼,第二道题是物不知数,第三道题是老鼠打洞。

都是很典型的算数题,许行丰快速用古代解题步骤將其解出。

吴夫子看到许行丰都不用思考便將题目解出,大为震惊,又出了一道算数题。

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爭,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

此为著名的百僧百馒,此题与鸡兔同笼有异曲同工之妙,许行丰也立马提笔写出解题步骤。

吴夫子现在已经控制不住自己鬍子的抖动了,他本来只以为此子记忆惊人,学习刻苦,不曾想在算术一道上也有如此天赋。

四书五经和算术俱佳,便可算得了童生试的半壁江山,虚八岁便有如此功底,功名可期。

“好好好,你算术有如此天赋,切莫辜负,好好钻研,你的时务策还未入门,必要上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