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在大夏,某所大学第一个提出了博士毕业要发sci论文的硬性要求,隨后其它学校也迅速跟进。
儘管唯论文论的风气已有所减弱,但其影响仍未完全消散。
当然,从保证学生培养质量的角度考虑,这不能说是个坏事。
而在这种背景下,杨辰能有这种觉悟,就更是显得十分难得了。
满意之余,林教授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或许可以让这样有能力而且立场坚定的学生提前参与一些项目。
也算是给华夏注入一些难得的新鲜血液,不过在那之前,还是得先让大夏科学院先验证一下杨辰这个配方,否则说服力恐怕是不够。
想到这里,他开口问旁边的杨辰:“小杨,你研究的这个耐高温材料叫三鈦合金是吧,它的科研数据整理好了么,好了就发给我,我明天要用。”
科研无小事,就算他已经身为教授,也得拿出足够的真凭实据才能让科学院方面放心。
杨辰的动作飞快,坐在电脑前面开始发送资料,虽然实验数据什么的已经整理完毕,但是从校內的保密线路发送这些资料还是需要一些时间。
趁著这个功夫,林教授走到旁边,看了看墙上掛著的日历:“等我从校长那边回来之后,你这两天稍微准备一下。”
“小杨啊,电磁武器和耐高温材料你应该是这个领域比较天分突出的,所以我想让你来给大家系统性地讲讲这方面的知识。”
“嗯……没问题。”杨辰揉了揉鼻子回答道。
把自己原本就会的,或者系统传授的东西教给更多人,发挥集体力量这可以让大夏的国力更快速的发展。现在又是由林教授主动提出来,他自然不可能拒绝。
“本来只是例行来看看在实验室的学生的情况,没想到给了我这么大一个惊喜。”
林教授温和的看著杨辰说到,注意到杨辰脸上掩饰不住的疲倦的神色。
“吃饭了么,走吧快去食堂吃点东西,別把身体饿坏了,然后回寢室好好休息休息,毕竟身体就是科研的本钱,不是么。”
於是杨辰听话的收起实验资料,离开了实验室。
-----------------
国防科技大学,校长办公室。
林教授看著在场的两人:“我拿到数据就通知了二位,这是三十年最快响应记录吧?”
甘校长揉著太阳穴:“你突然给我打得紧急通讯,嚇得我以为实验室炸了”
前者昨日已经和两个人打了电话,让他们来国防科技大学的校长办公室並留出一整个上午的时间。
见面之后,林教授直接掏出了一块硬碟,里面是他根据杨辰的实验数据连夜整理好的说明材料。
大家都是搞技术的,无需多费口舌。
甘校长反覆核对超算日誌的时间戳,手指悬在衍射仪检测报告上停滯良久。
张院长则直接拨通材料学院王院士电话,要求三小时內调取西北工业大学最新的鈦合金相图资料库作交叉比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