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王院士团队发来的釔原子晶界偏聚数据与报告中0.15%添加量完全吻合,两位老科学家紧锁的眉头才稍稍舒展。
科研,说起来无非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可真要做起来,却往往是千头万绪,能够从纷乱的条理中找出一个著手之处就已经颇为不易。
甘校长和张院长虽是经验丰富的科学家,但看到三鈦合金的理论强度数据后仍感难以置信。
一般来说,科学的发展都是比较循序渐进的,刚刚诞生的新方法总是不太成熟,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还要辅之以老方法或者经验。
而他们面前屏幕上所显示的这些数据,如果是真的,如此高强度、低密度、耐腐蚀和耐高温的金属材料。
鈦合金在战斗机、飞弹、潜艇中应用广泛,如果三鈦合金性能更优,可能会提高这些装备的性能,如更快的速度、更强的防护或更长的使用寿命问题。
其次,在民用领域,如汽车製造、建筑或医疗设备,三鈦合金的轻质高强特性可能带来革新。
另外,经济影响方面,三鈦合金的出现可能改变材料市场结构,推动相关產业链的发展,如採矿、加工、製造等。
同时,可能引发国际竞爭,特別是在高科技材料领域,各国可能加大研发投入以保持竞爭力。
从硬碟中的资料完整度上看,这种材料的出现好像本来就存在,甚至已经经过了十年二十年的发展並趋近於成熟,只是他们之前孤陋寡闻从未听过而已。
有点类似第一次接触微积分时候的感觉。
“还得是林教授啊。”
甘校长向后靠在宽大的座椅靠背上,用佩服的语气说道:
“要不是知道这是您创造出来的新方法,我可能会以为……”
话还没说完就被林教授打断了:“这可不是我创造出来的,我这把年纪,想要材料学上搞出点新东西,怕是力不从心咯。”
“那是……”
旁边的张院长面露好奇的神色。
“你们都认识,是我的一个学生,之前製作出磁轨步枪摧毁了卫星的那个杨辰,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林教授说出杨辰的身份。
他是有点怕嚇著两个老同事,毕竟之前杨辰是研究武器专业的学生,这一转头就研究出了跨领域的耐高温材料三鈦合金。
甘校长放下手中平板,指节轻叩桌面:“原来是小杨的成果?看来上次磁轨炮的奖金没白批!”
张院长扶了扶眼镜:“老林,你上次匯报磁轨步枪项目时提过小杨的科研潜力,但半年內连出两个战略级成果......”
林教授笑著打断:“小杨在磁轨炮线圈材料优化时,就发现了现有鈦合金的β相稳定性缺陷。”
“他调用超算建立的多物理场模型,本质上是对材料微观结构的系统性突破,这才是三鈦合金诞生的技术根源。”
“小杨在材料实验室泡了整整半个学期,天河超算记录显示他累计调用247万核时的计算资源,这相当於材料学院博士团队三年的算力配额,所以我才连夜请二位来,这种跨领域突破必须儘快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