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她洗漱完毕、换上睡衣的放鬆模样,李成心里那点最后的纠结也烟消云散了。
看来这丫头適应能力还挺强,或者说,她的心思压根没往某些复杂的方向去想。
“快吃吧,趁热。”李成將烧烤放在茶几上,一一摆开。
“嗯嗯!”
两人不再拘谨,唐小苏直接盘腿坐在了柔软的地毯上,李成则坐在沙发上,打开电视,隨便调了个台。
孜然和辣椒的香气瀰漫开来,伴隨著啤酒气泡破裂的“嘶嘶”声,刚才那点微妙的尷尬,早已被飢饿和美食驱散得无影无踪。
两人一边吃著烤串,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著天,从白天的816工程聊到学校的趣事,又聊到即將开始的大学生活。
唐小苏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一点点不安,李成则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分享著一些经验和建议。气氛轻鬆而愜意。
就在这时,电视画面一转,切换到了一个熟悉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
背景音乐响起,舞台上选手们正襟危坐,主持人慷慨激昂。
“咦?诗词大会!”
唐小苏眼睛一亮,来了兴趣,她本来就是学霸,对这种文化类节目很感兴趣。
屏幕上,正好进行到了“飞令”环节,选手们围绕一个“”字,你来我往,诗句纷飞。
“李成哥,我们会玩这个吗?飞令!”唐小苏转过头,兴致勃勃地看著李成,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飞令?
李成眉毛一挑,嘴角勾起一抹饶有兴致的笑容。
他可是有古代文学常识(精通)的男人!
“略懂,略懂。”
小丫头,今天就让你见识见识!
“真的?那我们玩玩吧!”
唐小苏立刻来了精神,放下吃到一半的烤茄子,盘著的腿也伸直了些,一副准备认真应战的模样。
“就现在电视上这个,用『』字怎么样?”
李成摇摇头,笑道:“『』字太普通了,换一个。”
看著窗外皎洁的月光洒在酒店的玻璃上,他心中一动,说道:
“不如,就用『月』字吧。”
“月?”唐小苏想了想,点头道。
“好!月字也好!那……谁先来?”
“女士优先。”李成做了个“请”的手势。
唐小苏也不怯场,略一思索,清脆的声音响起:“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经典中的经典。
李成微微一笑,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接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軾的《水调歌头》,同样是膾炙人口。
唐小苏眨了眨眼,似乎没料到李成接得这么快,但也毫不示弱:“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的《月下独酌》。
李成身体微微后仰,靠在沙发背上,神態自若,仿佛脑海中有一个自动检索库:“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还是李白的《古朗月行》。
唐小苏微微蹙眉,开始认真思考。
她的诗词储备量对於一个高中毕业生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但面对拥有“精通”级別技能的李成,压力还是不小。
几秒钟后,她眼睛一亮:“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的《春江月夜》,名篇!
“漂亮!”
李成赞了一句,隨即跟上:“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