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不忘回头看看身后。
生怕三大妈看见。
他的这些小九九如果被三大妈抓住,估计上不了床睡觉,甚至还得跪搓衣板。
这牛逼简直直接吹上天了。
张启则是笑而不语。
钓鱼佬钓不到鱼去买鱼也算是常规操作,不足为奇。
钓鱼这事儿讲究技术和运气。
钓鱼佬未必每次都能中鱼。
如果运气不好,可能真的守一天,颗粒无收。
为了有点面子,自掏腰包买两条鱼拿回家,倍有面儿。
阎埠贵觉得不能恋战,走为上。
他眼珠子一转,朝著张启使了个眼色,然后扭头就走。
两个人一前一后走出了四合院。
清晨的阳光洒在街道上,街道两边已经有此起彼伏的叫卖声。
“新鲜的蔬菜嘞,快来瞧一瞧!”
“刚出锅的热包子,香得很吶!”
“豆浆、油条、豆腐脑。”
南锣鼓巷距离什剎海不远,两人一路走著,很快就到了什剎海。
湖水清澈寧静,微风拂过,波光粼粼。
岸边垂柳依依,嫩绿的柳枝轻轻摇曳。
两个人在湖边的湿地挖了几条蚯蚓之后,阎埠贵指著不远处,“张启,那个钓位最好,是我的福地。咱们就在那下鉤。”
“好勒!三大爷。”
张启应著,手脚麻利地开始整理钓具。
阎埠贵熟练地把蚯蚓切了一段,鉤在钓鱼鉤上。
然后双手握住鱼竿,轻轻一甩,鱼鉤在空中划过,“噗通” 一声落入水中。
磨刀不误砍柴工。
张启有上一世钓鱼的经验,再加上姜太公钓鱼术的加持,心里那叫一个有底。
他先是打开神瞳术,像扫描雷达一样扫描一下水面。
有的区域,那是一条鱼的影儿都看不到,而有的区域呢,能清楚地看到有鱼儿欢快地摇著尾巴,在水中游来游去。
他从水桶中取出一个粗瓷大碗,里面是提前准备好的棒子麵、高粱面和白面的混合物。
在彼时,钓鱼很少有人打窝。
打窝就是钓鱼前在选定的钓点投放饵料,把鱼儿吸引过来。
窝料呢,就是用来打窝的饵料,適合的窝料能把鱼儿诱过来。
那时候粮食都紧张得很,人吃都不够,让钓鱼佬拿粮食去当饵料,他们可是一点也捨不得。
张启把搅拌好的窝料撒向水中。
阎埠贵看得那叫一个肉疼,心里直嘀咕:这东西他都吃不上。
玛德!鱼儿都比他吃得好,上哪儿说理去。
“张启,你真的败家啊。” 阎埠贵忍不住埋怨道。
“三大爷,你一会儿看结果。”
张启把蚯蚓掛在钓鱼鉤上,用力甩出钓鱼竿。
鱼鉤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拋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