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再次叮嘱两人,如果外出一定要锁好门窗,特別是西院侧门也要锁上,西院是他们家独有,可不是公共院子。
隨后,陈安就推著自行车出门了。
穿过中院时,秦淮茹正在自家门口,脸色憔悴,眼中带著一丝疲惫。
这些天,她几乎都是一个人照顾三个孩子,其中一个还是不满周岁的婴儿,这份辛苦可想而知。
看到陈安推著自行车,秦淮茹眼中闪过一丝羡慕。
陈家这辆自行车那可是四合院里唯二的车!
院里原来就三大爷阎埠贵有一辆自行车,而且还是二手的,其他人家可都没有。
在这个年代,家里能拥有“三转一响”——钟錶(或手錶)、缝纫机、自行车和收音机,就是富裕的象徵。
但是,这四大件都需要相应的票证才能购买,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
秦淮茹心里很清楚,现在大院里各家的大件情况。
她们贾家有一台缝纫机。
二大爷家有一台收音机。
三大爷倒是有自行车、收音机,不过那都是他精打细算、天天算计才买来的。
这么盘算下来,也只有陈家能配齐这“三转一响”。
这著实令人羡慕!
……
陈安这边,出了四合院,抬手看了看表,已经十点一刻了。时间已经不早了,他赶紧骑上自行车,向朝內菜市场赶去。
朝內菜市场,位於朝阳门內,东四十字路口东侧,外交部对面,是四九城最为名副其实的“菜篮子”。
在四九城许多人的口中,流传著这样一句话:“买好菜,找朝菜。”
这里的菜品新鲜、种类繁多,总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
四合院距离朝內菜市场並不远,从南锣鼓巷出发,穿过几条街道,不到三公里的路程便能抵达。
陈安加快了车速,车轮在马路上滚动,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十分钟后,陈安来到了朝內菜市场的入口。他將自行车稳稳地停在了市场的存车处。
对了,这个时代,存车也是需要收费的。
白天存车不论时间长短,一律三分钱;过夜存车则每夜收取一毛钱。
现在四九城的医院、商场、商店、电影院、戏院、邮电局以及繁华街道,到处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存车处。
陈安將自行车锁好,从存车处取了一副存车牌儿。
这存车牌儿是长条形的,有竹质和木质两种。
车牌宽约一寸,长约四寸,两块车牌为一副。其中一块带有线绳,掛在车把上;另一块则不带绳,存车人自己保管。
两块牌儿上都用红漆写著字,並用烙铁烫上了独特的记號。
取车时,只需凭藉保管的车牌与自行车上的车牌进行核对即可。
陈安將存车牌儿放入口袋,提起菜篮,信步往菜市场走去。
陈安进入菜市场的大门,今天虽然是周一,但菜市场內仍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朝內菜市场自五三年开业以来,就一直是东城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开始叫“朝內市场”,后来更名为“朝內菜市场”,成为了东城的標誌性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