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议完准备工作並確定好落实人,王寿年又和赵书记一同赶往福帅办公室进行匯报。
福帅(后文称:富帅)作为总管全国工业发展和科技研发的第一人,自然要时刻掌握下面的动向。
到达办公室后,两人將事情完完整整的复述一遍,並说出后续的工作规划。
富帅听完匯报,连连点头,眼睛流露出讚赏的神色。
“你们做的很好,如果这个转炉炼钢技术能成功,將会极大的推动我国工业发展,彻底改变我国炼钢技术落后和钢材產量较低的困境,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还有,刘光启这个小同志是个好苗子,大学刚毕业就能提出这么先进的技术,说明他本身一定十分优秀,你们不要因为他的年龄和资歷而有所顾忌,一定要多鼓励、多支持他,並给予充分的发展空间,让他儘快的成长,爭取早日挑起你们冶工部的大梁。”
王寿年和赵书记相视一眼,异口同声道:
“领导,请您放心,我们一定会认真培养刘光启同志。”
………
第二天,刘光启刚上班就被孙秘书叫到朱崇山办公室。
推门进去,里面坐著十几人。
“光启同志,快进来,我给你介绍。”
朱崇山热情的邀请刘光启进来,然后一一进行介绍:
“这位领导是赵书记,冶工部书记。”
“这位领导是王部长,你们早就见过面。”
“这位是主管技术研发的周正恆周司长,还是部里唯一的五级工程师。”
“这位是……”
在介绍过程中,刘光启打量著部里领导层,领导层也不停的打量著刘光启。
他们越看越满意,眼睛里满是欣赏的神色。
都说人靠衣装,刘光启原本就长得英俊,再加上一身得体的中山服和意气风发的气质,谁看见都得称讚一声。
周正恆作为技术狂,不等赵书记先开口,率先上前说道:
“刘光启同志,我是部里周正恆,这几天我们技术司一直在反覆研究你的计划书,深有启发,但是有几个疑问一直没搞懂,想请教一番。”
“周司长,您言重了,请教不敢提,您有什么问题儘管问。”
刘光启態度不卑不亢,丝毫没有那种小年轻见到大人物惶恐的模样。
对此,眾人不由得更高看一眼。
古之大志者,泰山崩於前而色不变,麋鹿兴於左而目不瞬。
显然,刘光启已经具备大志者之兆,在这种年龄属实难能可贵。
周正恆眼神同样闪过一丝欣赏,隨即正色道:
“光启同志,你的转炉炼钢法目前在理论上无可挑剔,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必须面临的问题。”
“比如,底吹元件在高温和高侵蚀的环境下工作,势必会影响寿命,如果经常性的停炉维修或更换,又会降低生產效率、增加生產成本,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