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冶工部就转炉炼钢研究团队的奖励问题展开討论。
赵书记作为部里最高领导,亲自主持会议。
“同志们,情况你们都清楚,转炉炼钢技术的成功,彻底打破了我国钢材產量低、钢材质量差的困境,对我国的各方面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咱们討论一下研发团队的奖励问题和后续工作规划,现在先说奖励问题,大家有想法都可以提出来,一起討论。”
话音落下,不少人已经开始交头接耳,小声討论起来。
一会,討论声渐渐落下,会议室重回安静的状態,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在等別人先开口。
生產协调司司长王建东见没人说话,率先起身说道:
“赵书记,王部长,既然没人发表意见,那我先来。”
“转炉炼钢技术是一大创新,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研发团队不分昼夜的奋战两个月时间,每个人都付出了很多,如果奖励不到位肯定会让一些人寒心。”
“按照我的意思,第一,新闻报刊公开表扬,第二,授予全队『科研先锋团队』 的荣誉称號,第三,授予每人『科研先锋个人』 的荣誉称號並奖励二百元、若干票据。”
说完,王建东乾脆了当的坐下。
赵书记听完点点头,扫视一圈,询问道:
“你们有什么不同意见?”
在场眾人连连点头,没有一人反对。
赵书记看向王寿年,问道:
“寿年,说说你的想法。”
“赵书记,我认可建东的想法。”
见所有人都同意,赵书记直接拍板:
“其实,建东的想法和我不谋而合,既然没人反对,那集体奖励和一般科研人员的奖励就这么定下。”
“下面,是关於刘光启同志和周老的奖励,大家再说说自己的看法。”
话音落下,眾人脸色有些凝重。
刘光启在研发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毫不夸张的说,没有刘光启就不会有这个项目,可见其重要性。
也正是因为太过重要,在奖励问题上反倒更要慎重。
王建东依旧第一个站起身,发表自己的看法。
“领导,各位同志们,刘光启同志的贡献是巨大的,这一点谁都不能否认,更不能质疑。”
“我觉得,刘光启同志应该提升为轧钢厂技术副厂长兼总工,同时颁发『全国先进个人』勋章,並按照《发明奖励条例》进行物资奖励。”
话音落下,发展规划司司长邵明勇起身说道:
“我的想法和王司长类似,给光启同志颁发『全国先进个人』勋章並进行物资奖励,但是我认为不应该把光启同志调到技术副厂长这个位置,我认为应该调到部里,这样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