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朱棡,那脑子转得比算盘珠子还灵活。
他不仅將史书里王朝的兴衰起落琢磨得透透彻彻,还巧妙地把自己代入其中。
在他的认知里,当藩王手握兵权,一方面能够替皇室牢牢守住边疆,抵御外敌入侵。
另一方面,还能在朝中起到制衡权臣的作用。如此一来,不比让外臣势力坐大要好得多?
再者,要是再站在朱元璋的角度来思量,老朱家辛苦打下的江山,终究还是得依靠自家人来撑场面。
可以说,这小子算盘打得精,表面上是为宗族谋出路,实则也暗戳戳给自己爭封地,满肚子都是“既要稳江山,又要肥自个儿”的小九九。
然而,这些心底的盘算和小心思,朱棡心里清楚得很,是绝对不能透露给朱元璋知晓的。
“这话在理,咱老朱家的事儿,哪轮得到外臣指手画脚。”朱元璋神色赞同,由衷地点了点头。
看向朱棡的眼神里满是讚赏,心中对他也愈发满意,紧接著又开口说道:“你这臭小子,这次可算是给咱立了大功。说吧,想要点什么,只要不是太离谱,咱都依你。”
朱棡的眼眸闪过一抹狡黠,便是义正言辞的摇了摇头:“为爹分忧,这是儿臣的本分,岂能要赏赐?”
朱元璋岂能不明白,自家老三的那点小心思,便是伸出手,拍了拍朱棡的头,没好气的笑骂一声:“你这臭小子,別卖关子,赶紧讲。”
朱棡那点小心思,从小就展露无遗,为人机灵滑头,还总爱搞怪。
而且,马皇后对这个小子那是格外宠溺,有时候他犯了错,连朱元璋都不得不强忍著心中的怒火。
当然,这也只是在能忍的情况下,一旦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朱元璋可不会轻饶。
因此,朱棡此时假意推辞不要赏赐,並非是真的不想要,恰恰相反,他心里头盘算著的,是要谋取更大、更多的好处。
被看穿了小心思的朱棡,脸上闪过一丝尷尬,挠了挠头:“嘿嘿,爹给我个自由出入宫廷的手諭,儿子就心满意足了。”
听到这话,朱元璋当即瞪大了眼睛,没好气地说道:“自由出入宫廷?你这臭小子,胃口还真不小。”
朱棡听了朱元璋的话,仍旧不好意思地挠著头,解释道:“哎,与其每次偷偷溜出宫去,被抓回来后还得挨顿揍,倒不如求您给我一道手諭,让我能光明正大地出去逛逛。”
“毕竟,皇宫里头实在是太憋闷了,儿子我又天生好动,有时真的是受不住。”
朱元璋却仍是一脸没好气的看向朱棡道:“怎么,得了手諭就想著跟著你二哥往青楼跑?你小小年纪,哪来这么多歪心思!”
这还是去年发生的事,朱樉攛掇著朱棡,两人偷偷从皇宫溜了出去。
一出宫,他们干的头一件事,便是直奔青楼,喝起了酒。
而这边皇宫里可炸开了锅,眾人四处寻找却不见二人踪影。
彼时,那哥俩呢,正愜意地躺在青楼女子的怀里,悠然自得地听著小曲儿。
直到仪鸞司的侍卫一路追踪,寻到秦淮河畔的青楼,才总算是找到了朱棡和朱樉。
至今都还记得,当时朱元璋得知消息后,气得眼睛都发绿了!
当天晚上,在奉天殿里,那场面简直是腥风血雨。
朱棡和朱樉哥俩被教训得嗷嗷直叫,那哀嚎声响彻殿宇,久久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