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无疑是对老朱统治权威的一种挑战,也是对大明王朝稳定的潜在威胁!
朱棡在心中將朱元璋的意图细细梳理了一遍,想通其中关窍后,神情正色,微微拱手:“儿臣今日过后便即刻前往冯伯府邸,行拜师之礼。”
朱元璋听闻此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目光中透著一丝欣慰,微微頷首:“好,此事你当用心去办。”
与此同时,朱棡心里头仍有些不踏实,他装作不经意地悄悄瞥了一眼身旁的朱標。
只见朱標面色平静,神色间並无丝毫异样,既没有流露出不满,也没有表现出其他情绪。
朱棡见状,悬著的心这才缓缓放下,毕竟在这宫廷之中,即便兄弟情深,涉及到权力与利益的事情,也容不得半分马虎,多留个心眼总是没错的。
也是从这一刻起,朱棡心里对朱元璋的手段有了更深的敬佩。
其实,朱棡细细思量著,太子朱標迎娶了常遇春的女儿,就凭这层姻亲关係,顺理成章地得到了常遇春旧部的支持,那些兵权也就自然而然地匯聚到了朱標的麾下。
再看秦王朱樉,虽然未来他娶的是北元郡主,但侧妃可是卫国公邓愈的女儿,这一招看似不起眼,实则是在变相地將淮西的权力收归老朱家。
想到自己,晋王朱棡的心中,倒是有些五味杂陈。
歷史上並无他拜师冯胜的记载,可如今自己是穿越而来,歷史的轨跡已然发生了蝴蝶效应,这一切似乎也变得合理起来。
因为,歷史上的朱棡只是娶了永平侯谢成的女儿,与冯胜毫无瓜葛,反倒是周王朱橚迎娶了冯胜之女。
至於魏国公徐达,朱棡猜测,朱元璋早就已经布好了局,让老四朱棣迎娶徐达嫡女,也是未来大名鼎鼎的徐皇后、徐妙云。
毕竟,在原本的歷史之中,若没有徐家的支持,燕王朱棣又怎能在军中迅速站稳脚跟,进而发动奉天靖难之役?
再者,那韩国公李善长,身为诸公之首,在朱元璋定鼎天下的过程中居功至伟。
朱元璋必然是如同歷史上一般,先是通过联姻的方式,將李善长与皇室紧紧绑定在一起,在日常的相处中慢慢磋磨其心志,准许他安享晚年。
只是这李善长实在是太过长寿了,活得久到连朱元璋都不禁心生疑虑,越看李善长,就越觉得他与那善谋篡权的司马懿有几分相似。
如此一来,在无人干涉的情形下,李善长的结局似乎早已註定,是个无法逃脱的死局。
这样细细数来,开国六公的势力,几乎都被朱元璋以各种手段悄然瓦解,再难翻身。
这让朱棡越琢磨,越对朱元璋的谋略深感惊嘆。
朱元璋的每一步棋都经过了深思熟虑,巧妙地把这些淮西勛贵的力量与皇子们的命运相连。
一方面稳固了皇室的统治地位,让天下人看到皇室与勛贵的紧密关係,稳定人心。
另一方面又不著痕跡地削弱了淮西势力,尤其是將兵权牢牢攥在手中,使得皇权愈发稳固,无人敢轻易挑战。
可以说朱元璋的这盘大棋,布局深远,环环相扣,实在是令人嘆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