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章:昔日放牛娃,今日洪武帝,自是以江山社稷为重!  洪武第一攻略:天子坐中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朱元璋望著自家儿子眼中的调侃之意,不由得轻嘆了口气:

“咱若真能收服王保保,何愁漠北不能平定?”

於老朱而言,招降扩廓帖木儿是执念,更是帝王权衡下的必然之选。

军事层面,王保保身为北元的灵魂人物,又是草原人出身,极其擅长骑兵作战,正是老朱缺乏的將领。

政治层面,若北元第一大將纳降,蒙古各部或將望风归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诱惑,对从乱世中崛起的帝王而言太过致命。

何况朱元璋本就惜才,他从放牛娃到开国之君的逆袭之路,本就离不开对能臣猛將的破格任用。

只是这场看似“双贏”的政治联姻,终究是三方皆输的悲剧:

对北元,王保保心如铁石,妹妹的婚姻未能动摇其半分战意,依旧率军与明军往死磕。

对朱樉,身为嫡次子、诸王之首,却被迫迎娶“暴元余孽”,在“非我族类”的舆论中沦为政治牺牲品。

即便无后来的暴戾之举,单是“蒙古正妃”的標籤,便足以让他在太子朱標病逝后,被朱元璋和文官集团以“血统存疑”为由排除在储君之列。

对王月悯,这位北元郡主在秦王府中受尽冷眼,正妃之位形同虚设,甚至连妾室都能骑在她头上。

她的存在,不过是帝王手中撬动敌將的筹码,是皇子身上抹不掉的政治污点,终究成了洪武朝权谋棋局中最无声的牺牲品。

这种刻在骨血里的“政治原罪”,远比能力不足更具杀伤力。

它像一根无形的锁链,將朱樉与王月悯牢牢捆在权力边缘,也让这场本该联结蒙汉的婚姻,成了史书里一抹苍凉的註脚。

面对朱元璋的嘆息,朱棡思索片刻后开口:“父皇若执意让二哥娶王月悯,儿臣自可去劝。”

“但此举......亦可能毁了二哥。”

朱元璋指间的茶盏顿在半空,眼底掠过一丝暗色,却在抬眸瞬间凝起帝王特有的冷硬锋芒:

“若连这点利害权衡都参不透,便不配做咱朱元璋的儿子。”

朱重八会后悔、会迟疑,但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从不会后悔!

此间,掌心翻覆,永远是在掂量天下苍生的分量!

为了大明山河永固,便是嫡次子,也不过是棋盘上的一枚棋子。

更何况,朱元璋要的从来不是朱樉的顺遂,而是让这个嫡次子永远困在礼教的樊笼里无声蛰伏。

唯有如此,方能斩断诸王覬覦储位的妄念,让大明王朝避开汉唐夺嫡的血色覆辙。

至於朱棡,只要朱樉这杆嫡次子的大旗不倒,礼法的枷锁便会將他牢牢困在“嫡三子”这个尷尬至极的位子上。

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也只能看著龙椅可望而不可取。

即便强行攀登,也逃不过“得位不正”的千古骂名,逃不过天下人戳向脊梁骨的指尖。

朱元璋指尖轻轻叩击著御案,眼底又是掠过一丝冷肃之色。

还有就是,老朱要借朱樉与王月悯的这桩婚事,给诸位皇子敲响警钟。

大明储君之位如泰山磐石,容不得任何人窥伺动摇。

若有谁敢伸出覬覦之手,老朱手里的刀,便要斩断那不知天高地厚的爪牙。

朱棡稳坐在椅上,面上虽仍维持著一贯的淡然,心底却骤然漫上一丝凉意。

这才是真正的洪武皇帝,是端坐於权力巔峰的朱元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