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章:办案需要证据,反恐只看名单!  洪武第一攻略:天子坐中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奉天殿內,朱元璋重重拍击御案,怒意翻涌如潮:

“扬州距应天不过两日脚程,监察御史刚踏入扬州地界便遭袭杀!”

“更可恼的是,御史们前脚逃回京城,扬州后脚便传来『水患剿匪』的消息——当咱是三岁孩童么!”

话音未落,盛怒之下的朱元璋猛然挥臂,將御案轰然掀翻,案上奏章、笔砚四散飞溅而出。

一旁侍立的太子朱標见状,神情亦隨之沉肃,眸中闪过一丝忧虑与冷锐。

幸而,此刻奉天殿中唯有朱元璋与朱標二人,否则单凭朱元璋这雷霆之怒,便足以令满朝文武两股战战、噤若寒蝉。

少顷,朱標抬眸望向震怒难平的父皇,沉声道:“杨宪在扬州经营多年,根基颇深。”

“此番事端,必有他从中作梗。”

“太巧即诈”——世间事若巧合到超乎常理,便只剩阴谋一种可能。

而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內完成部署,幕后黑手必握有通天权柄。

满朝文武之中,除了与扬州渊源极深的杨宪,又有何人能有此等能量?

朱元璋眸色骤沉,如乌云压城。这起扬州袭杀案,从始至终他皆被蒙在鼓里,连安插在杨宪身边的暗线都未曾察觉异动。

这便代表杨宪表面上,乾净得近乎透明,反令朱元璋后脊生寒。

別忘了,杨宪本就是检校出身,最擅在阴影里游走。

若他存心避过圣聪,以检校的手段之精、耳目之广,简直易如反掌。

是以,朱元璋最初本不欲重用杨宪。

毕竟,此人手段狠辣、城府极深,与其说適合为臣,不如说更像一柄“刀”,一柄可用来震慑文武百官的利刃!

再者,杨宪替朱元璋办过太多见不得光的事情。

这也是因为,开国君主难免需行暗处权谋,而这些秘事便成了帝王身上难以洗脱的“黑点”,唯有让杨宪这类心腹充当执行者,方能维持朝堂表面的“光明正大”!

然朝野上下,淮西集团势力盘根错节,浙东集团多为文人清流,除御史台言官外,六部虽能分掌实务,却难直接躋身权力中枢中书省,更遑论制衡韩国公李善长这等淮西核心人物。

偏偏杨宪与浙东领袖刘伯温相交莫逆,勉强可算浙东一脉,朱元璋这才破格將其擢入中书省,先任平章政事,今岁更晋为左丞,其在中书省的权势仅次於徐达、李善长二人。

不过,扬州袭杀案恰似一记重锤,狠狠敲击在朱元璋心尖,令他终於下定决心,杨宪非死不可!

此人知晓太多秘辛,加之心狠手辣,无毒不丈夫,若留其在世,便如臥榻之侧藏著一把利刃,隨时可能反噬皇权。

至於制衡淮西集团,目下浙东集团虽未达鼎盛,却也尚可与李善长一较高下。

但若中书省失去杨宪这枚“棋子”,淮西势力必將一家独大,这是朱元璋无论如何都不愿目睹的局面。

毕竟,歷代以来,皇权与相权的博弈从未止息,相权坐大对皇权统治而言堪称根本性威胁。

特別是经此一事,朱元璋心中已然埋下罢黜中书省的种子,这一念头,便肇始於今日的震怒与筹谋。

朱元璋的声音,都是有些咬牙切齿:“拙劣的阴谋,却无懈可击,不愧是咱看中的大才吶。”

这实则就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杨宪赌的正是朱元璋即便洞穿其阴谋,却因投鼠忌器而不敢轻举妄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