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別无需过多言语。
灵水县城外。
徐辞只和左仪说了一句“京城再会”,便骑马远去。
路上所见,都是被烧得光禿禿的山。
直到行出十里外,才又见青绿。
他按照之前打听的路,一直往西北走。
在中午时分,翻过一道缓坡后,见到了一座颇具规模的渡口。
放眼望去,渡口处聚著各式各样的船只。
有载人的独木舟、棚顶船和瓜皮船,还有专门载货的漕船。
徐辞下到渡口,四处看了看,找了一艘还没有乘客的棚顶船。
“船家,可到平水县?”
船上身著短衣的老叟抬眼看向徐辞。
“自然是到的。”
“两人...一人一马,多少钱?”
“八百钱,送到离县城五里处的渡口。”
“行。”
徐辞其实並不知道行情,但只要不是太离谱,倒都能接受。
这船中等大小,载一匹马也绰绰有余。
付完钱,徐辞牵马上船,但等了一会儿,见船家仍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
“老丈,不走吗?”
“船上还能坐人哩。”
徐辞一听,当即问道:“若是包下这船,要多少钱?”
船家再次打量了他一眼:“还能坐下四个人,一个人三百钱,也就是...一千两百钱。”
徐辞从包袱里拿出一小块碎银子:“够吗?”
船家接过来,掂量了一下。
“多了,我这边还得找您...”
“不必了。”
徐辞摆摆手。
许是极少见到这么阔气的道士,船家之后又忍不住看了他几眼。
“道长,坐好咯。”
“坐好了。”
“走嘞!”
船桨一摇,江岸便慢慢远去。
这是徐辞前世今生第一次坐船。
在船头看著盪开的水,心中不免有种新鲜的感觉。
他此行所去平水县,位於荒澜山不远处。
实际上,横亘在宣州与景州之间的荒澜山,周边有好几个县城甚至府城。
它太大了,绵延七八百里,几乎以一己之力分割了南北两州。
广义上的荒澜山很大,但大部分人认为的荒澜山,则是中间峰峦叠嶂的一小段,也就是迎雨峰所在。
徐辞本来也想去迎雨峰,但明姑娘说那里去过的人太多,若是有神石的话,早就被发现了。
“明姑娘怎么知道我去找神石?”
他记得自己好像从没跟她说过。
“不然你去赏观景吗?”
因此,在明姑娘的推荐下,他选择了一处极少人去过的地方。
“道长。”
另一头的船家喊道,“去平水县大概要两天时间,期间吃喝都在船上。”
徐辞回道:“没问题。”
眺望前方,江水广阔,青山连绵。
周边也能见到其它的船,或行在前,或驶於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