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確实是好事儿,不过没你们想的那么容易。”徐军赞同归赞同,但是考虑的事情同样很多。
“大队部的偏房收拾出一间问题不大,不过还缺桌椅,之前学校里的桌椅都破破烂烂,早该撇了。”
“就晒甲营这个情况,根本凑不出几套桌椅来,肯定还得重新打。”
“生炉子取暖也需要煤,需要柴火。”
“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听到徐军的话之后,郭晓月脸上的笑容马上就散了,“啊?这么麻烦?生炉子我会,打桌椅我也不懂啊。”
陈夏青的神色依然坚定,“没事儿,只要支书点了头,有什么困难咱们就一个一个的克服,咱知青要是连这点儿事儿都做不成,还谈什么建设四个现代化?”
徐军点了点头,“行,我跟你们一起去找支书说。”
郭晓月一听,马上跳起来拍手,“太好了,徐军你在支书那说话好使,有你出头这事儿指定能成。”
几个知青兴冲冲的进了大队部。
此时大队部的房间里面已经聚集了不少社员。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支书李有才正在调广播。
说是开会学习,其实社员们全都把这当成是聊天扯閒篇了。
猫冬的时候没啥农活,整天窝在家里把人都呆傻了,得出来跟人说说话才行。
徐军趁著支书李有才还没有开始长篇大论的念文件,马上清清嗓子,跟大家说了一下陈夏青的想法。
徐军刚说完,正在聊天的村民全都停下了。
连支书李有才都放下了手里沙沙响的收音机。
陈夏青郭晓月几个人看了看李有才,又四下看著社员,脸上的神色都有些担心。
教孩子们读书、认字、算数,对於知青来说不算难,但是收拾教室,打桌椅,备柴火之类的事儿挺麻烦的。
人都怕麻烦,晒甲营的社员不知道愿意不愿意。
片刻之后,房间里传来阵阵议论声。
“啥?知青教孩子们认字念书?还有这好事儿?”
“那可太好了啊!”
“我们家那小犊子一到猫冬就屁股长尖,根本坐不住炕,恨不得天天在外面转一天,有老师管管多好。”
“我们家崽子要是能多认识点儿字,多念点儿书,说不定能去城里,吃上商品粮。”
“拉倒吧,能认字、能把工分算明白都不错了,还吃商品粮。”
“这不知青们要教文化了,咋滴我们山里的孩子就天生比別人笨唄,不试试怎么知道?”
“不行,我反对,好不容易上冻了我还想抽冰尜,滑冰车呢,咋害要念书?”
“你个小犊子,你还抽一冬冰尜啊?多认几个字儿以后就能走出这片大山,好吃的好玩儿的多了去了。”
除了个別跟著大人混进大队部蹭瓜子吃的小孩儿发出了不和谐的声音之外,社员们全是赞同的声音。
支书李有才脸上的褶子都在微微颤抖,跟开了一样,“哎呀,还得是老人家派下来的知识青年觉悟高。”
“咱晒甲营的小兔崽子们两三个月没正经上过学了,都快飞天上去了,是得有人管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