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8章 赤脚大夫苏红,上山砍树  民俗故事:从山村憋宝人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社员们,人家知青下乡,还想著教咱晒甲营的孩子们念书认字,咱们可不能寒了人家的心。”

“大队部偏房,今天咱妇女同志就都给收拾好,弄乾净敞亮地,窗户都擦乾净。”

“老爷们上山去砍木头,回头辛苦一下冯老四,打几套桌椅给老师娃娃们用。冯老四你放心,给你算工分。”

村支书口中的冯老四就是冯殿阁,徐军孙卫东去进山围猎的时候,在山上打爬犁的木匠。

听到李有才的话之后,冯殿阁也憨厚的笑了笑,“支书看你说这话,你就不给我算工分我还能不打桌椅?”

大队部里面嘻嘻哈哈,一片祥和。

徐军也暗暗鬆了一口气。

晒甲营的村民们都知道读书认字是好事儿。

哪怕不懂什么大道理,也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多教育,见识更大的世界,有更好的人生。

山村的生活虽然贫苦,甚至有点儿与世隔绝的意思,但是还是压抑不住村民想把日子过好的心。

村里男女老少,不对,是男女老没有少,对於知青们想趁著猫冬教孩子们文化的事儿非常上心。

只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已经把各家各户的任务都安排好了。

妇女同志已经回家取扫把抹布,擼胳膊挽袖子,要在一天时间內把大队部偏房收拾乾净。

还要和泥搬砖头的,要在偏房砌个炉子。

至於老爷们本来都要上山砍木头,不过冯殿阁一看人太多,马上拦住,“用不到这么多人,都去就乱套了,来几个砍过树的就行。”

支书李有才马上安排起来:“就打几套桌椅,去个七八个人就行了,四喜德祥去餵牲口套车,木头砍好了还得用牲口拉下来。”

“別的人就去砍柴火吧,知青给娃娃们上课得生炉子,我看大队的煤是不够的,多备点劈柴,房子不大,也能烧热乎的。”

陈夏青郭晓月和赖学文都打算给孩子们上课,最关心的就是教室。

这会儿已经跟著妇女队伍一起出门,直奔大队部的偏房去了。

徐军和孙卫东自然是要凑热闹上山砍木头的。

林区砍木头和日常拾柴火完全不是一回事儿,还是挺讲究的。

专业水平跟林场那边的伐木工人比不了,不过也有自己的一套章程。

李有才分配好工作之后,社员们闹闹哄哄的就出了门。

徐军正要出门,却被一个人拦住了。

徐军一看发现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姑娘,留著利落的齐耳短髮,皮肤白皙,身材清瘦。

五官气质非常温和,让人看了非常舒服。

这个看起来比不少知青还有知性气质的姑娘却是正经八百的本地人,正是村里的赤脚大夫苏红。

准確来说,村里的苏大夫指的是苏红的爷爷苏念勛。

只不过老苏大夫最近身体不大好,平日里都是小苏大夫出门给村里人看病。

徐军对小苏大夫还是有点儿印象的。

晒甲营和附近的山村都是当年闯关东过来的穷苦人,认字儿的都不多,懂医术的就更少了。

解放后找赤脚大夫,左近几个村子里,唯一一个懂得医术的就是苏念勛。

所以別的村子如果有人生病了,也要找苏大夫看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