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山洞里的大轿,七把交椅和灵位
徐军立刻就猜出来,这个帐本一样的东西,很有可能就是马学武之前提到过的他祖上留下来的记录。描绘参池子位置的。
每次马学武拿出帐本来的时候,都鸟悄的,看的时候也鬼鬼祟崇的,生怕被徐军看到。
徐军知道马学武这是防看自己呢。
不过徐军也不太在意,只要能找到参池子就行,一个帐本而已,徐军也不稀得看。
后面还是马学武自己觉著不好意思,这才跟徐军解释。
“我祖上留下来的记號挺不好认吶,咱得先找到牛头崖,再过一片连珠潭,最后找到参池子所在的地方,那地方叫九顶子。”
“就是这个帐本上有些地方是画下来的,瞅著不忒真切。”
“这个牛头崖要是找不到,后面全都抓瞎,回头你也仔细点儿看著。”
说完之后,马学武特別不情愿的给徐军看了一眼帐本的某一页。
徐军发现这一页帐本上写了不少文字。
中间还有一幅画。
这些文字都是描述牛头崖的地形地貌的。
山间乱石坡尽头,有崖高三丈,光若玉璧,崖顶巨石如牛头,下有洞口云云。
然后这一页的中间还画了一幅画。
画面一看就有山水画的功底,寥寥数笔,相当形象。
看著像是一片崖壁,上面一个大石头还带两个椅角,確实有点儿像牛头。
崖壁下面有个洞口,里边黑乎乎的啥也看不见。
徐军自然就將这一页的內容记下了。
但是同时也有点儿特別的感觉,这个本子上面的字跡,似乎也在什么地方见过,
徐军眉头微微皱起,心里忍不住犯嘀咕。
帐本上面记载的內容有点儿问题。
那些文字虽然算不上文采飞扬,但是也是字句通顺,那幅画笔墨不多,但是一看就知道是练过的。
这些东西,很难想像是一个山里的参把头留下来的。
反倒有点儿像是上一代宝人的手笔。
憋宝人宝的手段,需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於风水、星象、物候、风俗等等都有所涉猎才行。
起码一点,必须要识文断字。
这样想来,这个帐本到底是谁留下来的还真说不准。
只不过现在马学武把帐本看得比自己小命都重要。
徐军也不好直接抢过来仔细研究。
两人就这样在山里走了两天。
白天赶路,晚上就找个向阳背风的地方,用树枝、松挠子之类的搭个简易的窝棚,铺上皮褥子对付一宿。
有时候在山里听到野物的叫唤声,还不敢俩人都睡,得轮流守夜。
徐军年轻力壮,精力充沛,这么折腾也一点儿问题没有,马学武可是累得够呛。
加上晚上睡觉的地方说是窝棚,实际上跟露天也没啥大区別。
小北风一刮,脸上跟小刀拉肉的感觉差不多。
一晚上下来人都快冻硬了。
走到第三天头上,马学武白天就开始呼味带喘的,显然是有点儿体力不支。
到了天擦黑的时候,马学武停了下来,大口大口的穿著粗气。
“兄弟,今晚儿上咱们得早点儿歇著了,我实在是走不动了。”
徐军看著马学武知道他肯定不是装的,也点了点头。
偏偏这时候,天色阴沉,本来就要落山的日头现在被云彻底遮住了。
北风越刮越大,雪粒子已经开始飘下来了。
马学武脸色一黑,“奶奶的,老天爷这是不让人活啊。”
过了不到半个点儿,徐军和马学武感觉风越来越大,雪也越来越大。
说来也怪,往日到了这个时候总能找到一些適合扎营的地方。
但是今天一路走过来,全都是些乱石山,根本没有挡风遮雪的地方。
一只走到伸手不见五指了,周围还全都是些乱石遍布的陡峭山坡,连一棵像样的大树都没有。
马学武这会儿已经被冻得脸色发青,往前走路也是两条腿一点一点的挪。
徐军怀疑再来一阵大风,马学武能倒地上。
“不行,不能再走了,我真走不动了。”马学武在一片黑暗中,坐在了地上。
徐军一看这哪行?
真要是坐在这儿,北风吹一晚上,啥人都得被吹硬了。
徐军此时打著手电筒,不停的在周围搜寻著,看看有没有能避风的地方。
就在这时,一直躲在徐军帽子里面的嘎子探出了头,伸出鼻子在风雪中吸了几下。
很快就冲看一个方向轻轻叫唤了几声。
徐军手电筒马上打过去,光柱尽头出现了一个不到十米高的石崖。
这个地方正好朝南背风,不管挡不挡得住雪,只要不被刀子一样的北风吹,就有机会能熬过今晚。
徐军看了看已经被冻得脸色发青的马学武,直接伸手一拖,把马学武拖到了爬犁上。
再一个人拖著爬犁,走到了石崖下面。
到了石崖下面之后徐军眼晴一亮。
原来在石崖底下,居然还有个山洞。
洞口有一米多宽,足够人进去了。
原本打算有个挡风的地方就行,现在一看这里居然还有山洞能遮雪。
这可就完全不是一回事儿了。
毕竟在大山林子里,能找到个安全的山洞,生起火来,就算外面狂风暴雪,山洞里也能弄得很暖和。
徐军马上拖著爬犁,一口气进了山洞的洞口。
刚刚进入这个山洞的洞口,徐军就感觉有些不太对劲儿。
这个山洞里面,居然带著一股子邪气这个山洞倒是不深,一眼就能看到底,一共也就五六米的深度。
里边比洞口看起来要大一些,著能有一间房大小。
徐军的宝夜眼看进去之后,顿时就发现这个山洞里面居然还有不少东西。
整个山洞相当平整,地面上似乎还有认为修整过的痕跡。
瞅看跟一般人家屋子里的地面差不多。
靠洞口的位置,摆放著七把椅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