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8章 初次研判案卷  破案:开局拉满神探技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姜东深知现场勘察才是破案的关键。

在他破获的数十起重大案件中,很多都是通过重新审视现场物证找到突破口的。

“物证不会说谎。“

姜东常对新人这么说,“嫌疑人可以编造不在场证明,证人可能记忆模糊,但现场的每一个痕跡都在如实记录案发时的情形。“

“特別是足跡、血跡分布这类客观证据,往往能还原出最真实的案发过程。”

“正因如此,即便面对如此厚重的案卷,姜东依然选择从最基础的现场照片开始重新梳理。

第一张照片展示的是案发现场的入口。画面中,一扇老旧的木门半开著,门框上的漆已经斑驳脱落。

在门右侧的地面上,蜷缩著一个中年男子,他的表情在照片中显得有些模糊,但肢体语言明显透露出极度的惊恐。

姜东的眉头微微起,指著照片问道:“这就是报案人?“

“没错。“

小汪凑过来看了一眼,解释道,“当时他嚇得直接晕过去了。”

“后来做笔录时他说,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血腥的场面。”

“我们赶到时,他还在不停地发抖。“

小汪顿了顿,补充道,“这张照片拍得很及时,完全保留了原始现场的状態。“

姜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继续往后翻看。

接下来的照片拍摄的是室內场景。

这是一栋位於城乡结合部的二层自建房,典型的“三梁村“建筑风格。

客厅地板上躺著一具幼小的尸体,从体型判断不超过十岁。

令人心惊的是,孩子身上的伤口非常集中一一颈部一道深可见骨的刀伤,周围喷溅的血跡呈放射状分布,几乎覆盖了大半个客厅的地面和墙壁。

“颈动脉被完全割断。“

姜东轻声说道,手指无意识地敲打著照片边缘,“这种伤口会造成瞬间大出血,受害者几乎没有反抗的机会。“

照片中暗红色的血跡在闪光灯下呈现出诡异的反光,有些已经凝固成黑色的血块,有些则保持著喷溅时的扇形轨跡,无声地诉说著当时的惨烈。

第三组照片转向了客厅右侧的臥室。

臥室门大著,可以清楚地看到里面並排躺著两具成年人的尸体。

从衣著判断应该是一对夫妻,都穿著单薄的秋衣秋裤一一三月初的天气虽然还有些凉意,但已经不需要厚重的冬装了。

男性死者仰面躺著,双手呈防御姿態举在胸前。

女性死者则侧臥著,一只手伸向门口方向,仿佛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试图保护什么。

男性死者的户体仰臥在臥室中央,他那件浅色睡衣的前襟已被鲜血浸透成暗褐色。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从锁骨到腹部区域布满了数十处刀伤,这些伤口如同扭曲的蛛网般纵横交错。

每一处伤口的走向都截然不同一一有的呈垂直状自上而下,有的则是斜向刺入,更有几处呈现出不规则的锯齿状撕裂伤。

这些伤口周围的血液喷溅模式也各不相同,有的呈放射状喷溅,有的则是流淌型的血痕,这说明每一刀都是在不同的体位角度下造成的。

与男性死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女性受害者的伤情。

她侧臥在双人床的另一侧,颈部只有一道深可见骨的横贯伤,但这一刀显然切断了颈动脉床单和上方约1.5米处的窗帘上都分布著典型的动脉喷溅血跡,这些呈扇形分布的血滴直径多在3-5

毫米之间,喷溅距离最远达到2.3米,符合动脉血压的喷射特徵。

姜东虽然不是专业法医,但对创伤分析也有相当造谐。

他凝视著照片中男性死者身上那些杂乱无章的伤口,脑海中浮现出案发时的场景。

这些呈多方向分布的创伤痕跡,明显反映出受害人与凶手之间发生过激烈的肢体对抗。

当法医报告中提到“伤口深度从2厘米到8厘米不等,创缘整齐但走向紊乱“时,更加印证了他的判断一一只有在双方不断移动、扭打的过程中,才会形成这种创伤特徵。

如果是单方面的施暴,伤口应该集中在某个固定区域,且刺入角度会保持相对一致。

“等等.::

姜东突然注意到一个关键细节。

照片中两名死者都穿著质睡衣,男性死者的拖鞋还整齐地摆在床边踏板处。

这些生活细节强烈暗示案发时间应在深夜至凌晨的睡眠时段。

更值得注意的是,男性死者右手掌根部有一处明显的防御性伤口,指关节处还有擦伤,这说明他在遇袭时曾进行过徒手抵抗,

將视线移向现场环境的其他要素,姜东发现了几处耐人寻味的矛盾点。

虽然臥室中央的血跡触目惊心,但靠墙的实木衣柜却完好无损一一六个抽屉都严丝合缝地关闭著,拉手处没有血跡沾染,抽屉缝隙处积累的灰尘也保持原状。

地板上虽有大量滴落型血跡,但这些血滴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方向性:从床铺向房门延伸,却在距离衣柜30厘米处夏然而止。

这种血跡分布模式强烈暗示:凶手在行凶后並未接近衣柜这个最可能存放財物的家具。

“这与侵財犯罪的现场特徵不符.....

2

姜东皱眉思索。典型的抢劫杀人案中,凶手通常会翻箱倒柜,而眼前这个现场却保持著诡异的整洁。

接著,他缓缓转过头,目光落在王师兄略显疲惫的脸上,手指轻轻敲击著桌面问道:“王师兄,这个现场在前期勘察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周边有踩点的痕跡?你们当时重点排查了哪些区域?“

“踩点的痕跡?“

小汪愣了一下,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努力回忆勘察时的细节。

这时,方妍放下手中的文件,快步走过来插嘴说道:“我来回答你吧。“

她翻开隨身携带的笔记本,指著上面密密麻麻的记录继续道:“对於这个现场周边將近1公里的地方,我们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地毯式摸排走访。不仅检查了主干道,连小巷子、绿化带、甚至废弃工地都没放过。

“但奇怪的是,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菸头、矿泉水瓶、食品包装袋这类常见的踩点痕跡。尤其是这个房子的周边50米范围內,乾净得反常。“

姜东听了之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如果排除了这种常规的踩点行为,那么凶手的作案模式就更加耐人寻味了。

他隱约感觉到,这个案子背后可能隱藏著更复杂的动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