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6章 縝密的推理分析  破案:开局拉满神探技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176章 縝密的推理分析

妙!

妙!

当真是妙不可言!

王佳教导员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眼中闪烁著毫不掩饰的讚赏之色,脸上也浮现出欣慰的笑容。

他微微頜首,语气中带著几分感慨:“真是后生可畏啊!”

一旁的李旭同样频频点头,连声附和:“確实,分析得太到位了。”

两位身为刑侦队的领导,起初都未曾预料到,这位刚刚加入团队的年轻警员,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內对案件作出如此深入透彻的剖析。

他不仅敏锐捕捉到现场那些细微且静態的物证痕跡,更难得的是,能够凭藉严谨的逻辑和出色的推演能力,一步步还原出痕跡背后动態的形成过程。

这种能力远超一般新警的业务水平,甚至不逊於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刑警。

若不是他眉宇间还隱约带著几分青涩,整个人散发出蓬勃朝气。

不知情的人恐怕真要误以为他是位从业数十年、破案无数的刑侦前辈。

就连一向以专业自傲的李旭,此时也在心底暗自嘆服,甚至隱隱生出一丝自愧不如的感觉。

他默默注视著这位年轻人,目光中既有认可,也有难以言表的感慨。

片刻的安静之后,王佳教导员微笑著开口,语气沉稳而肯定:“我觉得姜东兄弟分析得非常有道理。”

“从形態上来看,这一处血跡符合连续泼洒所形成的特徵,而且泼洒的力度相当大,这也与作案人在实施犯罪时的心理状態高度吻合。”

他稍作停顿,继续补充道:“儘管目前只发现了这一条血跡,但其证据意义非常显著,说服力极强一一它很可能成为我们突破案件的关键。”

说完这番话,王佳教导员下意识地转头望向姜东,仿佛想从他的表情和眼神中捕捉对自己推断的反馈。

不知不觉间,这位年轻警员的分析与判断,已然成为团队中一个重要的参考標杆,甚至是一种无形中的判断依据。

两人目光交匯的一刻,姜东微微点头,沉稳地回应道:“我与王教导的看法高度一致。“

“这条血跡確实应当作为重点证据进行提取,极有可能是凶手故意留下的痕跡,也有很大概率直接指向真凶。”

李旭听后连连点头,语气中带著几分欣慰:“那真是太好了。”

“如果这里的血跡能够確认就是犯罪嫌疑人的,那我们刚才提取的那么多痕跡物证,很多后续检验或许就可以省去了。”

“这不管从哪方面看都是一件好事一一既大大缩短了咱们办案的周期,又有效节约了办案成本。”

他顿了顿,笑著补充道:“要知道,光第一项检测那一百多个样本,可能就得上好几千块钱呢。”

王佳教导员听罢,不由得呵呵笑了起来,打趣道:“李旭啊,你这队长的“经济头脑”可以啊“现在手握財政大权,果然开口闭口都是效益。”

说话间,李旭转头望向方妍,神色认真了许多:“方妍,这处血跡非常关键,处理的时候务必谨慎再谨慎,绝对不能出任何差错。”

方妍立刻郑重点头,语气坚定:“您放心,我一定不辱使命,这个血跡我一定完美提取。”

大约三十分钟后,一行人完成了现场痕跡物证的提取工作。

在即將离开时,大家不约而同地回头望了望这个尘封多年、气氛压抑的案发现场。

合上门的那一刻,气氛显得有些沉重,仿佛也將一段未解的往事暂时封存於此。

站在门口,李旭无奈地摇了摇头,语气中透出几分自责:“说起来真是惭愧,这个案子已经过去这么多年,我们江城警方却始终没能把它侦破。”

“我们常说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安定是我们的天职。”

“可这一次,却让我感觉——正义似乎离我们还有很远的距离。””

听到李旭忽然语气感慨,王佳教导员抬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胸口,半开玩笑地说:“怎么了这是?”

“还没到老的年纪,就学会感慨人生啦?”

“一个人要是总回忆过去,那心態可就真老嘍。”

此时,小注和方妍也走上前来,纷纷开口安慰。

小汪笑道:“头儿,別这么说。您这哪算老啊?”

“男人正当年,还没到真正开的时候,现在顶多算个骨朵,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方妍也轻声接话:“是啊!队长,您別太压力自己,这个案子我们一定会继续跟下去的。“

李旭却依然摇头苦笑,语气里带著些许无奈:“岁月不饶人啊,到底是老了。”

“现在连续熬几个夜,就跟丟了半条命似的,身体真跟不上了。”

他望著远处渐渐暗下来的天色,轻轻嘆了口气,那嘆息中既有疲惫,也有不肯熄灭的责任与执著。

不过此时,姜东的脸色却依然凝重如初,眉宇间仿佛锁著一层难以化开的忧虑。

他目光低垂,视线落在手中的勘查报告上王佳教导员敏锐地察觉到他神情有异,转过头来,声音低沉而关切地问道:“怎么了,姜东兄弟?”

“看你这表情,似乎心里还压著什么事?”

姜东缓缓点了点头,指尖无意识地敲击著报告边缘,语气愈发沉重。

“虽然我们在现场成功提取到了血跡,从形態和位置来看,我也基本確信这极有可能来自嫌疑人。”

“但提取仅仅只是开端,真正的难题还在后面。”

他稍作停顿,抬眼望向两人,“如果我们无法在dna资料库中匹配到相应对象,那么即便掌握了生物样本,也很难直接锁定身份。”

“换句话说,若对方没有前科、未曾录入信息,我们手中的血跡就暂时只是一串无法解码的密码,难以转化为实际的排查力量。”

听他这么一说,李旭和王佳教导员的脸色顿时严肃起来。

李旭尤其神情紧绷,眉头深锁成川字。

他沉吟片刻,声音里透出几分压抑的紧绷:“確实,姜东你这话说到关键了。”

“我们现在就像握著一把钥匙,却找不到对应的锁孔。”

“就算这血跡千真万確来自真凶,若没有资料库的支持,也难免陷入大海捞针的困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却可能徒劳无功。”

然而,他话音刚落,姜东便继续冷静分析道:“但也正因如此,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血跡证据的双重意义一一它不仅是身份比对的依据,更是未来刑事诉讼的关键基础。”

他语气渐强,条理清晰,“在现阶段侦查中,它也许不能直接指明某一个人,却可以极大帮助我们锁定嫌疑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