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行自然也听到了一些民间的风言风语,但他並未对此做出什么辩解,主要是他知道自己辩解也没什么用。
眼下的当务之急,还是要先安抚好本地民眾情绪。
所以路行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濮阳县內各处乡村的乡老、村长······了解各地情况。
早在春秋时代。
郡县制度就已经出现雏形,但並不完善。
如今的秦国虽然已经有了郡、县之分,但再往下的乡、里、亭等行政治安机构还未出现。
所以对於地方的掌控並不强。
再加上濮阳刚刚被秦国纳入领土,县令府衙的官员体系都还没有搭建出来,因此路行之后无论是颁布法令,还是了解地方消息,基本都离不开这些地方上的乡老、村长等人。
而当路行从这些乡老、村长口中了解完濮阳县当下的情况后,眉间也不禁紧锁起来。
虽然他之前也猜到如今的濮阳县情况可能不会太好,毕竟刚刚经歷战乱,有些乱象也很正常。
然而真的了解过后。
路行才发现濮阳县的情况,可能比他预估的还要糟糕许多。
之前蒙驁临走前在濮阳大肆徵收了一批粮食,对於城里的富户和地主、富商来说,这一批粮食或许还只能算是损失惨重。
但对普通百姓来说,秦军的这一次徵收,简直跟要了他们的命没什么区別。
这些底层百姓当初在魏国的时候,就已经饱受压榨,每年的粮食交完税收以及给贵族的地租,剩余粮食连勉强餬口都难以维持。
而现在秦军这一波征粮,乾脆把他们餬口的粮食也抢走了。
不但如此。
战乱过后,濮阳乃至周围数个县的粮价都开始暴涨,现在眼看价格都快要涨到战爭前的五倍以上。
这样的粮价,普通百姓就算倾家荡產也买不了多少粮食。
马上就要过冬。
没粮食就要挨饿,而在这个时代,普通百姓家里没什么厚实衣裳,冬天挨饿基本和冻死没什么差別。
毫无疑问。
现在就算面前突然跳出一个人,高呼“王侯將相,寧有种乎”,然后就要衝上来给路行一刀。
路行觉得自己都不会奇怪。
毕竟秦军现在的行为,根本就是在把这里的百姓往绝路上逼啊!
“秦国这么干,真的就不怕百姓造反吗?”
了解完情况的路行,有些头疼的嘟囔了一句。
但实际上。
路行心里很清楚,秦国还真不怕。
甚至可以说,秦国之所以这么干,其实就是在故意逼著这里的百姓造反,因为这样秦国就有理由“杀鸡儆猴”了。
如今的濮阳以及周围二十余座县城,虽然名义上已经归属秦国,但如今的秦国还没有真正把这里的子民当成秦国人。
在大多数人的心里,现在这二十余座县城只是一个血包。
一个用来缓解秦国內部粮荒的血包。
只要这二十余座县城的资源能够解决当下秦国的困境,纵使把这里掏空,对於秦国来说也是赚的。
这並不是秦国残暴无情,而是战爭的规则就是如此。
对於上层者来说,战爭只是资源的输贏。
但对底层百姓而言,战爭却是生命的胜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