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章 学堂眾生相  全族!供我科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秦思齐回过神,赶紧跟上朗读的节奏。“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他偷瞄了一眼身旁的沙盘,又看看后排的堂哥笨拙地在方砖上瞎画。

午休时分,学堂里更热闹了。秦怀仁的媳妇,大家都叫她秦婆婆。抬著两个大食盒进来。食盒一打开,香气顿时瀰漫开来。秦思齐伸长脖子看去,只见食盒里整齐地摆著几份饭菜:白米饭、炒青菜,还有一小碟红烧肉!(明朝前期猪肉一斤是13文左右)

秦婆婆吆喝道:“交过饭钱的,过来领饭!“

李涛那几个地主家则被小廝带回租的房屋,有专门的嬤嬤做好了饭菜等著。蒋彬几个商户子弟领了自己的那份。秦家村的孩子则默默收拾书包,准备回家吃饭,一个月300文的饭钱,对他们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但是为了科举,这些孩子的父母,还是捨得。

秦思文走过来,拍了拍堂弟的肩膀说道:“思齐,走,回家吃饭。“秦思齐点点头,正要起身,却见秦怀仁走过来,手里还端著一碗饭菜。

秦爷爷和蔼地说:“思齐留下,你年纪小,来回跑太累,就在这儿吃吧。“

秦思齐惊讶地睁大眼睛。碗里的饭菜,比起家里的粗粮稀粥,野菜饼,咸菜。已经是天壤之別,糙米饭,炒青菜,还有几块红烧肉!羡慕的口水直流。

他道谢著,还是拒绝了。说道:“谢谢秦爷爷!但我母亲应该来接我,就不在这里吃饭了。“

一点都不像2岁半的小孩子般跑了出去。母亲笑著看著他跑出来,笑著抱起,往家里走。然后思齐挣扎著下来,说著要自己走回家。

回到家秦思齐小口小口地吃著来之不易的饭菜,每一口都嚼得很仔细。如同品尝著什么美味一般!吃完饭回到私塾,他注意到李涛那桌不时传来笑声,几个地主家的孩子边吃边炫耀著家里新买的笔墨纸砚。蒋彬那桌则安静许多,偶尔交流几句算盘口诀。

热闹的是秦家村孩子们那的秦家帮,胜在人多。秦山青正绘声绘色地讲述昨天在河里摸鱼的经歷,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秦思文也在其中,黝黑的脸上洋溢著朴实的笑容。

秦思齐年纪太小,虽然分了蜜饯,但依旧没人带著玩;家境又差,融入不了富家子弟的圈子。唯一亲近的堂哥,也有自己的玩伴,自己便在沙盘上画著字。

下午的课程是习字,秦思齐终於可以在上课时,用上自己的沙盘了。他拿著小木棍,在细沙上歪歪扭扭地画著“钱“字,却总是画不好。正当他懊恼时,一只温暖的大手覆在了他的小手上。

秦秀才不知何时站在了他身后,苍老的手引导著他的动作,说著:“手腕要这样...一横,一撇,一捺...对,就这样。“

在秀才的指导下,字终於画的有了模样。秦思齐兴奋地抬头,却见秦秀才已经走向下一个学生。他失落地低下头,继续练习。

放学时分,刘氏接孩子放学,但是看著堂兄弟秦思文和秦思齐一起放心,想著吩咐一声思文,以后放学带著思齐一起,自己就不来接思齐,可以多做点活,补贴家用。让他们两一起走,这会看著两个小小的身影走在村道上,一前一后,说著些悄悄话。

秦思齐试探询问著,这个世界的规矩,问道:“堂哥,你说士农工商会和谐在一块玩耍吗?”

秦思文回復到:“我爹说,士农工商,各安其分...“原来这个时代已经到根深地固的地步了。《管子?小匡》:“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管仲提出 “四民分业定居”,將职业与居住区域绑定(如士人聚於学宫,农民聚于田野),以稳定社会分工。

秦思齐沉默了。他想起前世那个號称人人平等的社会,再看看眼前这个等级森严的世界,心里像堵了块石头。回到家,刘氏正在灶台前忙碌。

见儿子回来,她连忙擦了擦手:“怎么样?沙盘好用吗?“

秦思齐点点头,突然扑进母亲怀里,小脸埋在那粗糙的衣料中。刘氏愣住了,轻轻拍著儿子的背:“怎么了?有人欺负你?“

秦思齐闷闷地说:“没有,娘,我一定会考上秀才的。“

她蹲下身,捧著儿子的小脸:“娘相信你。“

顿了顿,又轻声问,“饿了吧?娘给你做菜饼和粗粮饭...“

又是粗粮饭。秦思齐看著碗里粗粮饭,突然想起学堂里那碗有腊肉的饭菜。他偷偷抬眼看了看母亲憔悴的面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母亲过上好日子。夜深了,秦思齐躺在硬板床上,听著窗外蟋蟀的鸣叫。每半月放三天假,他得好好利用在学堂的每一刻。

沙盘画字,背诵《千字文》,观察各个小团体的动態...这些都是他改变命运的阶梯。

月光透过窗欞的缺口,在地上映照出一道银线。秦思齐盯著那道光线,慢慢进入了梦乡。梦里,他穿著秀才的青衫,母亲则换上了崭新的衣裙,脸上再也有愁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