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啊!“茂才叔拍案叫绝,震得桌上的茶碗叮噹作响,“这两句把酒仙诗圣都请来给咱们做招牌了!“他忙不叠地唤来伙计,“快拿去贴上,而后又说到先拿去木匠那里用木刻!“让人用上等楠木刻成匾掛在正门!“说著拿著红封硬塞进秦思齐袖中,“这是润笔之资,也是叔给你新年红包“秦思齐坚持拒绝!而推卸掉!
日头西斜时,秦思齐又为茂才叔家中写了“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的春联。归途中,他看见几个孩童正在巷口贴灶王像,鲜艷的年画在巷子里格外醒目。
秦茂才带著刘氏和秦思齐回到他的府邸,看见母子二人,王氏就给秦思齐盛著熬了一整天的老母鸡汤,一边絮絮叨叨:“你茂才叔今早特意叫人杀了只下蛋的老母鸡,说读书人费脑子,该补补,这汤里还加了黄芪枸杞,最是养人“秦明文身为亲儿子,只能眼巴巴的看著!而后忙碌起来!
年夜饭的香气从厨房飘散开来,让人食慾大动。男人们在正屋摆开八仙桌,女眷们在厢房另置一席。秦思齐面前的白瓷,玉盘在灯的映照下泛著温润的光泽,与他平日用的粗陶碗形成鲜明对比。
“咱们小门小户的,比不得你那些同窗家讲究。“茂才叔用公筷给秦思齐夹了块最肥美的鱼腹肉,“这江鱼是你婶子亲手去江边买的,绝对鲜美!你尝尝这酱汁,是用独门秘方调的。“
酒过三巡,眾人的话题渐渐转到明年的童生试上。茂才叔压低声音说道:“听说今年主考周翰林最厌那些駢四儷六的虚文,去年有个考生写了篇《春秋》义,通篇用典,结果被批'华而不实',当场黜落“因为是开酒楼的,所以秦茂才的消息非常灵通!
秦思齐默默记在心里正说著,秦明月忽然举著个绣荷包跑来:“思齐哥!我想让你以'守岁'为题作诗!要七言的!“秦明月是秦茂才的小女儿!非常活泼可爱!让人忍不住想亲一口。
满堂鬨笑中,秦思齐抬眼望见窗外第一支升空的烟在夜空中绽放。更夫的梆子声从远处传来,与近处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他略一沉吟,即兴吟道: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好诗!“秦明文讚嘆,“尤其这'新桃换旧符',暗喻除旧布新之意,又切合年节气氛。“茂才叔忽然压低声音,身子向前倾了倾,“要多留意《春秋》中的微言大义,听说周翰林最重这个!“
女眷那桌传来此起彼伏的清脆笑声。王氏正往秦母碗里夹了个形如元宝的饺子:“妹妹放心吃,这里头包著铜钱呢!討个吉利!“子时的更鼓响起时,秦思齐独自站在院中仰望满天星斗。茂才叔抱著件崭新的羊皮袄出来,不由分说地披在他肩上:“思齐,別嫌叔囉嗦。你是有大造化的,但记著这里永远是你半个家。“皮袄上还带著新鞣製的皮革气息,暖和得让人鼻子发酸。
远处传来零星的爆竹声,新贴的春联在红灯笼的映照下红得耀眼。秦思齐摸著茂才叔刚刚又给他塞的红封,胸中涌动的那股暖意,却久久不能平息。虽是相互利用,但能在微末之时,投资自己,就这就是天大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