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岁到三更天,院外炸响一串鞭炮,伴隨著“岁岁平安“的吆喝。秦明文起身推开门,冷风裹挟著硝烟味捲入室內,远处武昌城的钟楼正敲响子时的钟声。而后秦明文也拿出鞭炮放了起来!
鞭炮声后,秦思齐扶著母亲回到房,刘氏从怀中掏出个红布包:“茂才叔家给的压岁钱,你收著买笔墨。“
红布展开,里面竟是一块崭新的银錁子,足有二两重。秦思齐的手指抚过银面上“吉祥如意“的刻字。
正月初二清晨,秦思齐还是婉拒了茂才叔的再三挽留,带著母亲回到小院。推开吱呀作响的院门,而后从新把家里里外打扫了一遍,母亲让他放下,说著读书人哪能干这些。秦思齐没有回答,只是笑了一下,继续打扫,而后才说道:“娘,我去把《四书备要》温一遍。“秦思齐径直走向书房,从箱笼里取出那套赵明远送的《四书备要》。
刘氏端著薑茶进来时,看见儿子正对著《孟子·告子》篇蹙眉沉思。砚台里的墨已经冻住,毛笔乾涸地搁在青瓷笔山上。“齐哥儿,歇会儿眼睛。“刘氏將薑茶放在案头又说道,“还有之前同窗送的糕点要吃一点“
秦思齐揉著发酸的手腕,忽然问道:“娘,你想回白湖村过年吗?“
刘氏的手微微一颤。她望向北方——那里有白湖村祖坟,有亡夫的牌位,还有他们母子住了六年的老屋。
“你爹的忌日......“话刚出口又咽了回去,刘氏强笑道:“自然是你的前程要紧。学院既然要模考,咱们就在武昌过年。“
秦思齐凝视著母亲,他忽然起身,从箱底取出个蓝布包袱:“我给爹抄了《往生咒》,等清明,我在烧给父亲...“
院门外响起敲门声打断了母子的对话,秦明文提著食盒站在门口:“爹让我送些吃食过来,你们有什么事情就自己去酒楼找我,我最近都在酒楼忙...“
初四这天,武昌城还沉浸在年节的气氛中。秦思齐天不亮就起身,將母亲亲手做的六盒桂糕用红纸包好,每盒都繫著如意结。
“郑夫子嗜甜,陈夫子好淡,周教諭不食核桃...“刘氏一边帮儿子整理衣襟,一边细细叮嘱,“赵家送的龙井也给夫子带些去。“
辰时三刻,四位少年匯合在一起,赵明远披著狐裘大氅,骚包一个老远就挥手:“思齐!上马车,外面冷“
林静之从车窗探出头,手中晃著个锦囊:“我爹给夫子备了上好的徽墨。“他瞥见秦思齐手中的点心盒,笑道:“还是伯母想得周到,夫子们什么好东西没见过,要的就是这份心意。“
最先拜访的是郑夫子。郑夫子穿著簇新的藏青直缀,在书房接待了他们。当秦思齐奉上桂糕时,老人竟当场拈起一块品尝:“嗯!正宗的武昌老味道。“
离开时,特意留住秦思齐:“你那篇《春秋》义老夫看了三遍。二月县试若保持这般水准...“老人意味深长地捋须微笑。
接连拜访五位夫子后,已近午时。最后一位夫子家住城西,马车穿过闹市时,李文焕忽然指著窗外:“那不是秦记酒楼吗?怎么那么多人围观!“
只见酒楼正门悬掛著楠木金匾,“刘伶问酒,太白指楼“八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门口等候的食客排成长队,有个锦衣公子正指著对联向同伴讲解什么。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思齐的水平依旧高,写的非常有意境,我都想进去尝尝味道了“
秦思齐摇摇头没有回答,而是岔开话题聊起了其他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