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码头的喧囂声在耳边迴荡,他深吸一口气,终於踩上了青石上。而后搀扶晕船的母亲下船到一边休息,再回来与小廝秦永財和秦明文,將行李从船上卸下,四个鼓鼓囊囊的包袱堆在岸边,引来几个挑夫的目光。
“少掌柜,我去寻辆车来。“秦永財將最重的书箱轻轻放在乾燥处,拍了拍青色短衫。
秦明文微微頷首,目光扫过码头上来往的人群。恩施虽比不得武昌府繁华,却也热闹非凡。叫卖的小贩、討价还价的妇人、扛著货物的脚夫,还有船工们粗獷的號子声,交织成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
不多时,秦永財领著一个皮肤黝黑的车夫回来了。那汉子约莫三十出头,一双粗糙的大手不停地搓著,指缝里还嵌著洗不净的泥垢。
“公子要租车?到白湖村得四百文钱。“车夫咧著嘴,露著笑。
秦思齐眉头微蹙:“太贵了。两百文。“
“哎哟公子,这年头草料金贵啊!“车夫拍著身旁的老牛,“您看这牲口,不吃饱了哪有力气拉车?三百五十文,不能再少了。我这牛车可是新打的,坐著稳当著呢。“一番討价还价,最终以三百文成交。车夫牵来的牛车確实崭新,车板上铺著乾燥的稻草,散发著淡淡的草香。老牛慢悠悠地晃著脑袋,颈间的铜铃隨著步伐发出沉闷的声响。
三人將行李搬上车,一个书箱、四个包袱,里面有秦思齐特意准备给族人的糕点、茂才叔给村里带的旧衣物、盐巴等物。东西堆得小山似的,把牛车挤得满满当当。
“看来得有人步行了。“秦明文苦笑著“轮流走吧。“
秦思齐率先迈开步子。老牛慢吞吞地起步,车轮碾过石板,发出吱呀吱呀的呻吟。母亲刘氏因晕船之故,思齐不让她走,一直坐在牛车上。
离开码头后,土路渐渐变得崎嶇。“思齐,前面就是岔路口了吧?“走路的秦明文指著前方问道。“嗯,往右去镇上,往左直通白湖村。我们先去镇上买些祭品。“正午时分,他们抵达了镇上。比起码头,镇子显得冷清许多。秦思齐地找到一家香烛店,挑选了黄纸、冥幣和香烛。
採买完毕,五人继续赶路。秦永財主动提出步行,让齐哥儿上车多歇息会。牛车在乡间小路上晃晃悠悠,不时碾过石子,顛得人五臟六腑都要移位。刘氏却浑然不觉,她的思绪早已飞到了白湖村,飞到了丈夫长眠的那片山坡。
一个时辰后,白湖村的轮廓终於映入眼帘。几个孩童正在嬉戏打闹,见牛车驶来,纷纷围上前来。
“是思齐哥哥回来啦!“一个扎著羊角辫的小女孩眼尖,扭头就往村里跑,边跑边喊:“思齐哥哥回来啦!思齐哥哥回来啦!“
“思齐回来啦!“
“长高了不少啊!“
“在城里读书辛苦不?“
秦思齐一一含笑应答:“晚些时候,再登门拜访各位叔伯。“
牛车最终停在了村长秦茂山家门口。听到动静的茂山叔快步迎出,见到侄儿和齐哥儿,脸上笑开了。
“哎呀,你这孩子,回来就回来,还带什么东西!“茂山叔嘴上这么说,手上却利落地帮著卸下礼品和书箱,又招呼媳妇赶紧做饭。
“不了茂山叔,我想先和母亲去祭拜父亲。“秦思齐婉言谢绝。
父亲的坟塋坐落在山脚下,周围是乡亲们的安息之所。坟头已冒出几丛杂草,秦思齐蹲下身,一根一根仔细拔去杂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