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2章 归乡孝道  全族!供我科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大柱啊,儿子回来看你了。“母亲跪在坟前,从篮子里取出香烛,插在鬆软的泥土里。火石擦出的火星点燃了香烛,一缕青烟裊裊升起。

“思齐在书院可出息了,上次考试得了甲等,夫子都夸他呢......“母亲的语气里满是掩不住的骄傲,仿佛父亲就坐在对面,正含笑听著。

秦思齐默默跪在一旁,从怀中取出那捲手抄的经书,一页一页投入火堆。纸张在火焰中蜷曲、焦黑,最终化作片片灰蝶,隨风飘散。

“你在那边怎么样了,有什么缺的託梦给我,思齐懂事,读书用功,將来一定能考个功名回来......“母亲絮絮叨叨地说著,声音渐渐哽咽,“你要保佑他平平安安的,顺顺利利地考过县试......“

秦思齐低著头。母亲的话语里全是他的学业、他的前程、他的平安,却只字不提自己这些年是如何独守空屋,如何在寒冬腊月里挑灯缝补到深夜......

他张了张嘴,终究没有出声,不忍打断母亲与父亲的私语。只是独自走向他的老师秦秀才的墓碑面前,跪著,烧起了黄纸,点起了香烛,而后也低语著,诉说在学院里的事,读著他写的诗!

最后一沓纸钱化为灰烬,火堆中的光芒渐渐暗淡,只剩几点火星在余烬中明明灭灭。

母亲望著没有墓碑的土堆,恋恋不捨地站起身:“走吧,天快黑了,你爹和秦秀才,知道了就好。“

秦思齐点点头,伸手搀住母亲。母子二人沿著小路缓缓而行,身后的坟前,最后一缕青烟消散在渐浓的夜色中。

暮色四合时,秦思齐挎著竹篮走在村中的土路上。篮子里整整齐齐码著糕点,每包两块,是他在府城让母亲在点心铺子称的。身后跟著秦明文,背著个鼓鼓囊囊的蓝布包袱,里面装著从旧衣裳。村长秦茂山也在后面跟著,说著村里的事情。

“思齐哥儿回来啦?“正在井台打水的张婶第一个瞧见他们,忙不叠在围裙上擦了擦手。

秦思齐紧走几步,从篮底取出两包糕点:“张婶,这是府城里的糕点,您尝尝鲜。“

“哎哟,这金贵东西...“张婶粗糙的手指捏著油纸包。转过晒穀场,来到村西头,秦三叔家。土坯房上的裂缝比去年又宽了几分,窗纸补了又补。秦明文从包袱里取出一件半新袄,:“三叔,这衣裳您將就著穿。“

李三叔抖著手接过,而后转身进屋,拿出他採到的”五鹤续断”中药材,秦思齐连忙摆手,老人却执意要往秦明文包袱里塞:“自家山上采的,不值什么...“

行至最后一户时,星星已经掛满了天。竹篮空了,包袱瘪了。

回到自家小院,秦思齐愣在篱笆外,烟囱冒著炊烟,推门进去,只见大伯母正拿著扫帚扫地,灶台前围著三四个妇人,母亲被按在凳子上,怀里堆著新纳的布鞋、墙边堆著醃好的咸菜、粗粮和大米。

“这是......“

“大伙儿送来的吃食。“刘氏侷促地摸著怀里的布鞋,“我说不要,他们放下就跑...“

正在搅锅的大伯母头也不抬:“你们娘俩刚回来,那有什么粮食吃食,这不乡亲们就送来“

秦思齐站在门框边没有说话,而是听著她们说村里的事情,听到了去年四月几个村因为水源浇地发生了械斗,伤了好几个人,又因为界碑吵了起来,惊动了官府。秦思齐记在了心里,没有插嘴问大伯母,而是准备明天问问大伯和村长。

夜深了,帮忙的妇人陆续告辞。秦思齐送到院门口,对著每个背影都深深作揖。回屋时发现母亲对著满屋子的东西发呆。

秦思齐躺在久违的硬板床上,听见灶间还有窸窣声,是母亲在整理乡亲们送来的东西。每个陶罐打开又合上的轻响...心里想著械斗的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